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人物和事件。
"你来医院做什么?我的眉骨已经没事了。"林小月站在医院走廊上,眼神透着一丝躲闪。
"我只是想确认你真的没事。"王瀚宇握紧拳头,目光却不敢与她相接,"那球砸到你,我真的很抱歉。"
"真的没事。"她低下头,手指轻触眉骨处的纱布,声音几乎微不可闻,"只是我下周还有比赛..."
他抬起头,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总有一天,我会补偿她的。
01
1986年春天,阳光正好,风也温柔。高中二年级的王瀚宇在体育课上如往常一样活跃。他是校篮球队的主力,身高腿长,球技出众,颇受女生们的青睐。
"瀚宇,接球!"刘涛大喊着,将篮球用力朝他抛来。
王瀚宇一个转身,准备接球,却没想到用力过猛,手滑了。
橙色的篮球如出膛炮弹,直奔场外而去。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听到一声闷响,紧接着是女生的惊呼。
"小月受伤了!"
王瀚宇僵在原地。林小月是学校的校花,不仅相貌出众,而且学习成绩全校第一,温婉安静,总喜欢在角落看书。
此刻她捂着眉骨,鲜血从指缝中渗出,染红了白皙的手指。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王瀚宇连忙跑过去,慌乱中想要帮她擦血,却被她轻轻避开。
"没关系,是我坐得太近了。"林小月强忍着痛,声音低细如蚊。
体育老师赶紧带着她去了校医室,王瀚宇也跟了过去。校医看了看伤口,摇头道:"伤得不轻,可能需要缝针,得去医院。"
正当王瀚宇准备送她去医院时,班主任高老师匆匆赶来。高老师看到林小月的伤,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王瀚宇,这是怎么回事?"
王瀚宇低着头,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
"这次你太冒失了!"高老师严肃地说,"林小月下周就要参加省数学竞赛,这一耽误,影响可就大了。这事你必须负责到底!"
"我就是不小心..."王瀚宇心里憋着一口气,"怎么就要我负责?体育课打球,她非要在场边看书,这也有她的责任吧?"
林小月疼得直冒冷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下周要比赛了...现在眼睛都肿了..."
"不就是个数学比赛吗?至于哭成这样?"王瀚宇心里的不满更甚,一气之下夺门而出。
"王瀚宇!你站住!"高老师的喊声在身后响起,但他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回到家,王瀚宇没有告诉父母这件事。父亲在机械厂当工人,母亲是小学教师,他不想让他们担心。
但第二天,林小月没来上课,刘涛告诉他,林小月去医院缝了针,医生要她静养几天。
全班同学看他的眼神都变了,连最好的朋友刘涛也说:"瀚宇,这次你真的做得不对。"
02
一周后,林小月带着眉骨上的纱布回到教室。
她安静地坐在位置上,认真地补着落下的课程,时不时皱眉,显然还在疼痛。看到这一幕,王瀚宇心里泛起一阵深深的内疚。
下课铃响,王瀚宇鼓起勇气走到林小月桌前:"对不起,我那天太冲动了。伤口还疼吗?医药费我来付。"
林小月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睛里没有怨恨,只有一种平静:"不用了,都过去了。"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让王瀚宇心里更加愧疚。从那天起,他开始默默关注林小月。
他会帮她打饭、搬椅子,甚至主动承担她的值日任务。但林小月似乎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始终与他保持着距离。
六月初,带着伤的林小月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数学竞赛。
结果出来后,班里没有往常的欢呼——林小月只获得了三等奖,这对一向名列前茅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一天傍晚,王瀚宇发现林小月独自坐在教室后门的台阶上发呆。他走过去,轻声问:"伤口好些了吗?"
林小月摇摇头,眼圈微红:"王瀚宇,你知道吗,我原本打算考清华的。"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砸得王瀚宇透不过气。在那个高考决定命运的年代,考上重点大学意味着彻底改变人生轨迹。他突然明白了她的失落。
"对...对不起。"除了道歉,他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算了,我去医院复查,医生说可能会留疤。"林小月平静地说,语气里没有责备,反而让王瀚宇更加自责。
暑假到了,王瀚宇主动找到林小月,提出帮她补习数学。
"不用了,"林小月淡淡地说,"我可以自己学。"
"求你了,就当让我赎罪吧。"王瀚宇诚恳地说。
林小月沉默了一会,点点头:"那就每周三下午,在图书馆。"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暑期补习。王瀚宇虽然在数学上不如林小月,但他非常努力,总是提前准备好辅导材料。
他从父亲每月给的零花钱里攒下些许,偷偷塞进林小月的课本里,却每次都被原封不动地放回来。
高三那年,他们都在拼命学习。林小月的眉骨处结了疤,却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多了几分坚韧。
偶尔,王瀚宇会偷偷观察她,心里涌动着说不清的情感——那已经不仅仅是愧疚,还有一种奇妙的牵挂。
03
1988年夏天,高考结束,成绩揭晓。林小月如愿考上了上海医科大学,虽然不是清华,但也是名校。而王瀚宇,只考上了省内一所普通师范学院。
临行前一晚,王瀚宇在校门口遇到了林小月。
"明天就走了?"他问,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嗯,早班火车。"
"我能送你吗?"
林小月摇摇头:"不用了,我爸妈会送。"
"你的伤..."王瀚宇指了指自己的眉骨。
"已经好了,只是留了疤。"她的手指轻轻抚过眉骨,"倒是提醒我不要再那么专注于一件事而忽略周围。"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许多话堵在王瀚宇心头,却一句也说不出。
"保重自己。"最后,林小月说了这简单的一句话,转身离去。
看着她的背影,王瀚宇心里做了个决定。第二天,他没有去送林小月,而是直接去了征兵办公室。家里人极力反对,但他态度坚决。八月末,王瀚宇剃了个光头,穿上崭新的军装,乘上了开往青海的列车。
青海高原,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温度极低,是许多新兵都难以适应的环境。但王瀚宇咬牙坚持下来了。
在这片苍茫的高原上,他像是要证明什么,训练特别刻苦,很快就掌握了通信技术,成为连队的技术骨干。
每当深夜值班,王瀚宇总会想起林小月。不知道她在上海过得如何,医学院的学习是否顺利,眉骨的伤疤是否还明显。他曾试着给她写信,但写了又撕,始终没能寄出。
"瀚宇,发什么呆呢?"指导员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王瀚宇立正敬礼:"报告指导员,我在思考新式通信设备的操作要领!"
指导员笑了:"别装了,看你这样子,准是在想家人。好好干,争取提干!"
这句话给了王瀚宇莫大的鼓舞。
从此,他更加努力,各项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通信专业上,他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很快掌握了各种复杂设备的操作和维修。
04
1993年秋天,部队下发通知,要选拔优秀士兵提干。这个机会来之不易,王瀚宇做了充分准备,最终通过了严格的考核。
眼看就要去军校报到,开启崭新的军旅生涯,命运却给他开了个玩笑。
在一次高强度演习中,王瀚宇为了抢救被暴雨淋湿的关键通信设备,不慎从铁塔上摔下,重重地摔在地上。
剧烈的疼痛几乎让他昏厥,战友们赶紧将他送往医院。
"腰椎受伤,情况不太好,需要立即手术。"医生看过片子后严肃地说,"否则可能会有瘫痪风险。"
就这样,王瀚宇被紧急送往兰州军区总医院。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的秋雨,他第一次感到了绝望。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坚持,似乎都要付诸东流。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惊喜。在一次查房时,王瀚宇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