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取材自真实事件,有艺术加工成分,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2018年6月8日,河南某地的校园里,高考的最后一声钟鸣如余音袅袅,久久回荡。

校门徐徐敞开,学生们如脱缰的野马,争先恐后地奔涌而出,脸上写满了释放与狂喜交织的情绪。

人群中,李明远环顾四周,目光在喧闹中锁定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女儿。他急忙迈开步伐,迎上前去,迫不及待地询问她的考试情况。

“爸,这次我发挥得挺平稳,估分应该在636分以上。”女儿李欣然微微一笑,轻声说道。

听到这个回答,李明远悬在心头的那块巨石终于悄然落地。他紧绷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意。

虽然他对女儿的学习能力向来充满信心,但高考毕竟是一场至关重要的较量,承载了无数家庭的梦想与期盼。

直到这一刻,他内心的激动才如潮水般涌出。多年来的辛勤耕耘,女儿终于在这决定命运的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光芒。



李明远是河南某市的一名检察官,事业上小有成就。他自己是九十年代的大专生,出身平凡,却凭着不懈的努力在社会中闯出了一片天地。

然而,这条路并非坦途。他至今难忘多年前的一次职务评选,自己险些因学历不足而与机会擦肩。当时的对手是名研究生,文凭熠熠生辉,而他仅仅是党校本科学历。

虽然最终他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充分的准备战胜竞争对手,但是那次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学历的价值。

他知道这次提拔成功还是运气成分占多数,自己在学历方面仍然很薄弱。因此,他始终将知识视为改变命运的钥匙,从小便对女儿的学业倾注了全部心血。

在李明远心中,女儿李欣然是他最大的希望寄托。他期盼她能考入一所顶尖学府,开启更广阔的人生旅程。

幸运的是,欣然从小懂事,成绩优异,常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初中时,她还多次捧回奖状,老师的赞美如春雨滋润,让李明远倍感欣慰。

然而,他并未因此放松警惕,总是要求女儿先完成学业任务再享受闲暇时光。亲友们见他如此严苛,纷纷劝说:“别对孩子管得太严,青春期容易生出叛逆心。”

李明远却摇摇头,语气坚定:“我这是为她铺路。如果考不上一流大学,将来如何立足社会?”他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从小便教导他唯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

他自己也因知识的力量尝到了甜头,因此对这条信念深信不疑,决心让女儿延续这条道路。见他如此执着,众人也不再多劝,毕竟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各有千秋。

好在李欣然并未辜负父亲的期望,她乖巧听话,成绩名列前茅,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她的表现都令人满意。

高考前夕,学校每月组织的模拟考试成了她实力的试金石。李欣然的成绩始终稳定在610分左右,这个分数足以叩响211甚至985高校的大门。

李明远为此喜不自胜,觉得女儿的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模拟考试终究不同于高考的真实战场。考场中的紧张氛围和未知变数,往往会让人乱了阵脚。李明远深知这一点,多次叮嘱女儿要平稳心态,冷静应对。

李欣然也明白高考的分量,不敢有丝毫懈怠。走进考场前,她的内心七上八下,脑海中浮现出无数可能出现的难题。

坐在考场座位上时,她的手心微微出汗,思绪如乱麻般缠绕,甚至有些害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可当试卷真正展现在她眼前时,欣然的心却如湖面般平静下来。那些纷乱的念头瞬间消散,脑海中只剩下题目与解法。平日扎实的基础在此刻派上用场,她一气呵成完成了所有答卷。

考完最后一科,她走出考场,脸上绽放出轻松的笑容。见到父亲时,她自信地说出了自己的估分。李明远听后,内心的喜悦如春风拂面,觉得女儿没有辜负他的期盼。

然而,他们并未察觉,一场意料之外的风波正悄然酝酿。



二十多天后,高考成绩陆续揭晓。李明远特意让女儿等到他一起查看分数。

欣然先瞥了一眼,笑着安慰父亲:“爸,分数挺好,别担心。”可当成绩页面跃入眼帘,李明远的心跳骤然加速。

他反复确认屏幕上的数字,当目光聚焦到总分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猛地站起身,失声喊道:“这不可能!怎么会这样?”

屏幕上,语文88分,数学68分,外语84分,综合95分,听力15分,总分加起来竟只有328分!

他与女儿对视一眼,满眼震惊。欣然平时的成绩从未跌破600分,怎么可能在高考中跌至如此地步?

李明远原本满心期待,636分以上的成绩足以让女儿迈进北京师范大学——他心中的理想殿堂。

可如今,328分的现实如冷水浇头,将所有梦想浇灭。他百思不得其解,欣然也泪水涟涟,低声呢喃:“不可能,我不可能考得这么差……”

然而,成绩已成定局,再多的不甘也无济于事。李明远无奈之下决定让女儿复读,准备来年再战。

正当他叹息连连时,一个偶然的消息从朋友口中传来,让他再次愣住:“你说啥?老王的儿子才考了200多分?”

王建国与李明远同为检察院工作人员,虽不在同一城市,却因工作结下友谊。巧合的是,王建国的儿子王浩宇与欣然同届参加高考。

据王建国透露,浩宇每次模拟考试都在500分以上,成绩相当稳定,可这次高考却只得了230分,与预期相去甚远。



两人通了电话,越聊越觉蹊跷。李明远心生疑窦,冷汗直冒:“难道……这里面有猫腻?”王建国也满腹狐疑。

两人越想越不对劲,最终决定联手行动。他们挥笔写下一篇万字长文,公开质疑高考试卷可能存在“掉包”现象。

此文一出,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波澜。由于两人身份特殊,且欣然与浩宇平时的优异成绩有目共睹,事件迅速引发热议。

不久,又有两名家长联系他们,声称自家孩子也遭遇了类似的分数异常。

具体来看,李欣然估分636分,实得328分;王浩宇估分500多分,实得230分;另一考生余泽估分546分,实得243分;还有一位张瑶估分520分,实得261分。

四名考生平日成绩优异,高考中却无一例外地“失常”。他们一致表示,考试时并未感到发挥失误。李明远越发觉得此事不简单,怀疑其中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明远联合其他家长前往相关部门,要求复查成绩,确认是否因系统故障或录入失误导致分数异常。

工作人员经过核查,明确表示系统运行正常,四名考生的分数确实如此,无任何差错。

听到这个答复,李欣然当场怒火中烧,拍桌质问:“我不信我会考这么差!你们把试卷拿出来让我们看,难道不敢公开,是不是心虚?”

她的语气咄咄逼人,工作人员却面露难色,仅淡淡回应:“这不符合规定。”

此事迅速发酵,舆论压力下,相关部门经过商议,最终同意公开试卷。



6月26日,李明远一行人再次来到现场。工作人员递上试卷前,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你们确定要查?查清楚后,有些事可就没法挽回了,好好想想。”

李明远眉头紧锁,心中一沉,但为了女儿的前途,他别无选择。

李欣然拆开自己的答题卡,目光迅速扫过,突然轻笑一声:“果然如此。”

她将答题卡展开,指着上面的字迹说:“你们自己看,这是什么?”

李明远凑近一看,顿时愣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