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领袖人物都知道,延安八路军里有一位英国贵族传奇人物迈克尔·林赛,中文名林迈可。他首先是加拿大共产党人白求恩的朋友,后又成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吕正操、萧克、聂荣臻的朋友,最后成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贺龙、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和八路军将领的座上宾。他还是燕京大学经济学讲师,八路军的无线电专家,“新华社延安”电讯发报机的发明者。面对这些头衔,林迈可给自己的定位却是:“以外国非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工作。

林迈可(Michael Lindsay),1909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父是历史学家,父亲则是哲学家,曾任牛津大学贝里奥学院院长,并在1945年受封为伯克男爵,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

林迈可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在牛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经济学、哲学以及政治学,并于1936年顺利毕业。


1939年8月6日, 在晋察冀边区司令部,聂荣臻与林迈可、白求恩。

1937年,林迈可受北平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之邀,担任经济学导师,并领导创办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在前往中国的轮船上,林迈可结识了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这位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经历和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的描述给林迈可留下深刻的印象。


1939年9月初,朱德在同林迈克交谈,在太行山朱德司令部门前。

从1939年开始,林迈可与李效黎(1916—2010 年)一起,冒着巨大风险,将医疗以及各类技术物资从被日军占领的北平偷运出来,输送给共产党的地下组织。1940年,林迈可在重庆任英国使馆新闻参赞,后复返燕京大学执教。


1941年6月25日,林迈可与李效黎在燕京大学举行婚礼。

1941年6月,林迈可与李效黎结为夫妇。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宪兵冲进燕京大学,开始逮捕包括林迈可在内的一切反日的中外人士。幸运地从德国友人口中提前获悉消息的林迈可携妻子,在日军抓捕前10分钟,开着校长司徒雷登的汽车成功逃出燕园,奔赴北京西山,投奔了同样秘密帮助共产党抗日的法国医生贝熙业。随后,林迈可一家,辗转抵达晋察冀边区和延安,奋不顾身地同中国军民一起投入了抗日战争。

他们起初待在晋察冀边区,林迈可在那里担任军队无线电部门的技术顾问,李效黎教授英语课程,并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1944 年 5 月至 1945 年 11 月,他们居住在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林迈可担任八路军(即第十八集团军)的技术顾问以及新华通讯社英文新闻处的顾问,而李效黎教授英语课程,为美军观察组(也被称为 “迪克西使团”)成员辅导中文,并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林迈可、李效黎一家四口从中国返回英国后的合影。


1970年,林迈可与李效黎在华盛顿,背后挂着的是阎锡山写给两人的“惜别赠言”。

抗战胜利后,林迈可返回英国,在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从事学术工作。他所留下的 “林迈可家族收藏” 中包含众多珍贵照片,这些照片有的被收录在他本人所著的《未知的战争:1937—1945 年的华北》以及李效黎的回忆录《勇敢的梅花: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与游击队同行》等书籍中,为后人了解那段特殊历史时期提供了直观且珍贵的影像资料,他也因其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诸多贡献而被人们铭记。

今天继续分享林迈可家族收藏的这部分抗战时期的珍贵照片,从1937到1945,他以一位外国友人的身份拍下了那一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见证了一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抗战史。

第一辑:

第二辑:

第三辑:

第四辑:

第五辑:

第六辑:

第七辑:

第八辑:

第九辑:

第十辑:

今天分享的这一组照片,是林迈可夫妻到达延安后的场景。有些照片是林迈可夫妻收集的,在照片中可以看到共产党的多位领导人。还有当时在延安的美军观察团。


宝塔山下,骡队正在桥上。


1945年春,毛泽东与 迪克西使团成员在延安的一次集会上。

毛泽东左手边依次为少校 Wilbur J. Peterkin,中士Walter Gress,上尉Charles Stelle。


1945 年,叶剑英在延安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向迪克西使团成员及其他人员发表讲话。左侧坐着的有朱德,叶剑英身后似乎是李效黎。


黄华与妻子何理良。

黄华(1913-2010)毕业于燕京大学,在延安期间担任过朱德的秘书。1944 年,参加接待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并负责接待迪克西使团。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黄华与陈安康,笑容满面的两位年轻人,负责接待 迪克西使团。陈安康(1903-1970), 1926 年毕业于上海大学,1927 年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在延安时参加接待中外记者参观团和迪克西使团工作,曾任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陈家康、少校Wilbur J. Peterkin(迪克西使团成员)、黄华合影。


1945年5月,王若飞、少校Wilbur J. Peterkin(迪克西使团成员)、陈毅合影。


徐克立,陈家康妻子。


毛泽东在延安机场抱着李敏,1945年7月。 身后是C-47运输机。照片由迪克西使团成员Wilbur J. Peterkin拍摄。


毛泽东、朱德与美国军事人员一起,背景是一架C-47运输机。


周恩来,1945年。由Wilbur J. Peterkin拍摄。


周恩来、邓颖超。1945年7月5日,Wilbur J. Peterkin拍摄。


博古,时为新华社社长。


宝塔山下,延安军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8月。


1945年8月,延安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1945年8月,延安庆祝日本投降。


黄华、陈毅与 迪克西使团团长,上校David D. Barrett。


陈毅与黄华。


迪克西使团团长,上校David D. Barrett正在打字。


延安举办的庆祝迪克西使团团长David D. Barrett晋升上校的仪式。


朱德。由Wilbur J. Peterkin拍摄。


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有检阅军队。


原图只标注General Ch'en,没认出是谁。


延安的一次集会上。前排右三起为毛泽东、朱德、聂荣臻、李效黎。第二排可以看到彭德怀、张闻天、罗瑞卿、邓小平、刘伯承。


延安的一次会议。第一排从右至左分别是李效黎、林迈可、凌青、有吉幸治(日裔美国人)、彭真、康生。第二排从右至左为张闻天、罗瑞卿、邓小平、刘伯承。

这两张为同一活动照片。


1945 年 11 月 7 日,毛泽东登上一辆吉普车,右边为Patrick Hurley(1944 年至 1945 年 11 月任美国驻华大使),张治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