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是中国革命的一个至暗时刻,三大中央苏区中的两个被迫放弃。7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越过平汉路,开始西征。10月,红3军主力被迫退出湘鄂西根据地,艰苦转战于湘鄂川边地区。



而以毛主席为首的江西苏区在打赢了第二次反“围剿”和第三次反“围剿”后却取得了较大发展,这是为什么呢?

这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向几个重要的农村根据地先后派出代表团。任弼时率王稼祥、顾作霖去江西苏区;夏曦率代表团去湘鄂西苏区;张国焘率代表团去鄂豫院苏区。同样是中央代表团,但政治作用和工作作风大不相同。



八七会议上的任弼时

任弼时及其率领的中央代表团到江西后情况完全不同,任弼时做了什么?

任弼时是湖南湘阴县人,比毛主席小 11岁。当毛主席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时,任弼时是一师附小的学生,毛主席写的《民众的大联合》,曾经激励了15岁的少年任弼时。1920年,任弼时进入由共产国际派人来华创办的上海外国语学校,就是毛主席创办的新民学会介绍的。

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六次代表大会,任弼时和李维汉、罗登贤等三人留守国内指导工作,任弼时代中央(留守)起草了《军事工作大纲》,这是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早的中共中央关于军事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的任弼时

《大纲》规定“”割据区域建立的军队“正式定名为红军”;成分须有广大工农分子参加,首先选拔"赤卫队中的勇敢分子”;红军战士的任务“不仅为战斗员,并应为战地宣传组织人员”;以及军队党的组织领导和地方苏维埃的正确关系,苏维埃军委“即为党的军委"等等。这些规定,成为后来红军建设的基本准则。

同年6月4日,任弼时为中央(留守)起草的给朱、毛的信中,决定:以毛泽东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为军事委员会书记。

1931年4月中旬,任弼时率代表团抵达江西苏区,除传达四中全会精神外,主要任务是筹备召开苏区党代表大会和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



顾作霖

以任弼时为首的代表团充分肯定了江西苏区之前工作,认为总前委执行了“六次大会的正确路线”“坚决的执行土地革命来争取群众”“贡献了土地问题许多宝贵的经验”,对红军建设有“正确的了解,建立了红军的整个制度”,而且“并未因立三路线而动摇自己的正确路线”。



左起: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

这在当时中央对毛主席已有所谓“右倾”、“富农路线”等微词时,上述评价是难能可贵的。

接下来,任弼时也没有开展对苏区地方党的肃反,对中央局的成员,除了增加代表团成员王稼祥和顾作霖为委员外,不作变更,仍由项英代理周恩来为书记。任弼时主管组织,毛主席主管军事,王稼祥主管宣传;项、任、毛、王四人为中央局常委。并根据毛主席的提议,扩大会议选举彭德怀、林彪、周以栗、曾山、陈毅为中央局委员,报请中央批准。

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反“围剿”的军事行动上,任弼时听取的大多数同志的意见,坚决支持毛主席和朱德的诱敌深入,在根据地内击敌的正确主张。

第二、第三两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任弼时离开军队,留住永丰县的龙岗,集中精力筹建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



苏区中央局旧址

5月24日,中央局决定恢复毛主席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的职务,统一领导作战和战区的地方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共事,任弼时认为毛主席“有独特见解,有才干,但脾气大,不重视理论,有时'杀偏风’”;认为项英处事“犹豫不决,特别在军事行动上,领导战争能力弱”。因此建议中央以毛主席代替项英为中央局代理书记。

任的这项建议连同增加彭德怀等五人为中央局委员的报批,中央置之不理。直到10月中,苏区党代会即将召开前夕,任弼时一再催问,月底博古主持的临时中央才作出答复:

一是告诫“地方干部对于中央局的成分无任意变更之权”“中央局成分无扩大之必要”;
二是不得不同意“中央局书记由泽东代理。”

这样,任弼时力推毛主席主持江西苏区全面工作的正确主张失败。



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

11月1日召开的苏区党代会上由毛泽东作政治报告,苏维埃代表大会后,毛主席又被推举为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

1931年底,周恩来抵达苏区,就任中央局书记,毛泽东的代理书记和任弼时的中央代表团负责人,同时完成了历史任务。

对任弼时率领的中央代表团在这一时期的作用,延安整风时,毛主席说:如果没有代表团“赞助我们,信任我们,我和总司令是相当困难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