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正华出生于1901年,安徽省合肥县人,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时期,他主要在家乡求学,稍微长大后,戴正华前往上海,考入上海南洋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也是在这所学校期间,戴正华接触到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各种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为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1925年,从医学院毕业后的戴正华进入黄埔军校,成为一名军医,并参加了北伐战争,见证了大革命浪潮的兴起。大革命失败后,戴正华进入国民党五十六师,成为一名少校军医,1931年,戴正华跟随国民党部队前往中央苏区进攻红军,红军也发起了第二次反“围剿”作战。
在这次战斗中,戴正华所在的部队被红军歼灭三个团,戴正华也被俘。被俘期间,戴正华看到红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对红军的了解逐渐增多,他也认识到红军是一支真正为百姓战斗的队伍,于是戴正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红军。
加入红军之后,戴正华成为红三军团军医处的一名军医。当时红军缺医少药,而且面临着国民党部队的封锁,但他克服重重困难,与其他医护人员一起自制手术刀、剪子、镊子等用具,挽救了很多伤员,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娴熟的医护人员。
1933年9月,戴正华被调到湘赣苏区,参加了湘赣苏区的反“围剿”作战。1934年,戴正华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不久后,他又调任红六军团卫生部部长,跟随红六军团参加了西征以及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建设与巩固,壮大了工农革命力量。
1935年,戴正华担任了湘鄂川黔军区卫生部部长,11月,他跟随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参加了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戴正华也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戴正华进入八路军115师,担任了115师卫生部部长。
1939年年底,戴正华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他担任了八路军120师卫生部政委。上任之后,戴正华跋山涉水,冲破日军的封锁线,辗转一个多月,到达晋西北军区,不仅组建了120师的卫生部,而且还创建了120师医院,救治了大批抗战期间负伤的战士,促进了抗战的胜利。
解放战争期间,戴正华被调到晋察冀军区担任卫生部副部长,任职期间,他致力于卫生干部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护人才,从而挽救了很多在战场负伤的将士。1948年,戴正华被调到东北军区,继续从事医护工作,为解放东北贡献了一份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戴正华担任了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期间,他多次率领医护人员前往朝鲜战场,致力于解决志愿军后勤部门的卫生问题,保障了志愿军的健康,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2年年底,戴正华调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授衔之后,戴正华继续致力于我军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并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授衔之后5年,也就是1960年,戴正华因病离职休养,此后他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66年因病去世,享年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