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战争正式拉开帷幕,在中华大地上有四万万同胞举起手中的武器对付侵略者,在这些数不清的抗日武装力量中,新四军和八路军是两支影响力最大、抵抗最为顽强的队伍。新四军是由农民起义之后转变为游击队改编而来。在南方多个省市,新四军坚持与日军做抵抗,在经历最为艰苦的长征时期,新四军继续在中华大地和敌人进行斗争。
新四军的出现,让老蒋颇为忌惮,为此国民党经常对游击队进行围剿,企图将游击队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切断。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游击队只能长期蜗居在深山老林中和敌人进行长线作战,但自身的武器装备以及后勤补给都日趋匮乏。
在国共合作后,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蒋介石为了将这支部队据为己有,企图通过人员任命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在我党的努力下,新四军最终成功保留了革命火种。而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发展之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八路军的改编在蒋介石的阻挠下举步维艰,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快到亡国灭种的地步,可他却还想着保全自己的实力,让军阀给自己当炮灰,到时候让自己的部队兵不血刃的拿下对方的地盘。
新四军和八路军在敌后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却很快迎来对方的报复,他们在我军根据地疯狂扫荡,迫使我军抗日武装力量损失惨重。
除了新四军和八路军,在中华大地还有不少抗日武装。在东北黑土地上,当日本侵略者践踏这里的土地蹂躏这里的百姓时,各地起义军和游击队纷纷站了出来,他们多以小股部队的形式出现,和当地的日伪军进行抵抗。
这种小股部队形式的武装力量,虽然在同敌人作战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他们多时各自作战难成气候,经常就是抢一下敌人的运输队或者伏击一下敌人的连队,面对日军团部级别的群体出现往往会束手无策。
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抗联正式成立。东北抗联的存在,将东北所有抗日力量集中在一起,将侵略者打的抱头鼠窜。有了正规军的作战方式,以及拧成一股绳的力量,东北抗联经常将日军打的抱头鼠窜,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在这种伤亡速度极大的消耗中,日军终于吃不消了,他们想着将东北抗日联军一网打尽,但在数次的交手中,抗联有着丰富的群众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总能出其不意的取得胜利。在多次的交手中,日军迅速做出调整,他们发现了抗联最大的缺陷。
东北抗联虽说已经成了气候,但没有根据地却成了最大的短板,为此日军只要抓住抗联的补给进行消耗,就可将抗联打的抬不起头。更难过的是,日寇开始压缩抗联的空间以及引诱抗联的战士。
在多次对抗联部队进行威逼利诱后,抗联内部开始分化,不少曾经的战士转头就变成敌人,只剩下一些战士坚持着不变的初心继续对抗日军,在八年抗战中,东北抗联却用了十四年时间,从最初的上万人知道最后变成三千人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