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前后,江河湖海中的时令鲜物迎来最佳赏味期,它们以鲜嫩肥美的姿态,诠释着“不时不食”的饮食智慧。
在众多春季河鲜中,凤尾鱼、黄眉头、河豚、河蚬、白鱼、银鱼这六种食材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鲜美的口感脱颖而出,成为春季限定的美食佳肴。今天,红厨网就为大家介绍这六种春天限定河鲜食材,助力厨师朋友春季推新菜。
凤尾鱼
江畔的“黄金柳叶”
凤尾鱼又名子鲚,因尾部形似凤凰而得名,是长江下游的珍贵洄游鱼种。清明前的凤尾鱼尚未完全产卵,鱼籽饱满如珠,肉质细腻柔嫩,被誉为“春馔妙物”。凤尾鱼因其尾部分叉形状像凤凰的尾巴而得名,也有地方称之为“刀鱼”。
凤尾鱼在我国的东海、黄海、渤海、南海等地均有出产。其体型细长,肉质细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且刺少,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每年3-4月是凤尾鱼最当造的两个月,也是凤尾鱼大量上市的季节,此时的凤尾鱼最为鲜美,价格也较为亲民。母凤尾鱼鱼鳍呈鲜艳的黄色,腹部有籽,味道鲜美,十分适合食用。和母鱼不同,公凤尾鱼的鱼鳍则呈青色,腹部平坦,味道一般。
凤尾鱼的烹饪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红烧和香煎,岭南地区则更偏向清蒸或是煎焗。
红烧凤尾鱼的做法比较简单,将凤尾鱼洗净后,先用面粉裹匀,放入热油中炸至两面金黄,保证肉质不散,再加入葱、姜、蒜、花椒、大料等调料,倒入适量的酱油、料酒、糖和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最后收汁即可。成菜色泽红亮,味道鲜美,肉质软嫩,酱汁浓郁,入口即化,带有微微的甜味和咸香。
香煎凤尾鱼的做法更为家常,将凤尾鱼洗净沥干,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煎熟,煎至两面金黄酥脆。煎好后撒上适量的盐调味,即可出锅。成菜外焦里嫩,鱼骨酥脆,鱼籽爆浆,入口咸鲜回甘,简单调味更能突出鱼本身的鲜味。
黄眉头
咸淡水间的“黄金鱼”
黄眉头学名“棘头梅童鱼”,又名“黄皮头”“狮子鱼”,生活在咸淡水交汇处,其通体金黄,多数身长在8-10厘米左右,体重1-2两,体型较小,头部呈淡黄色,肉质细嫩,无腥味,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不过也有黄眉头最大能长到3两,个头越大,品质越好。
每年春季清明前后,黄眉头的肉质最肥美,鱼头膏黄丰腴,被誉为“黄金鱼之首”,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名贵特色鱼类。
烹饪方法上,黄眉头清蒸最能体现其鲜美,也有加入拍蒜豉油蒸的做法。
清蒸黄眉头需将黄眉头去内脏,保留鱼鳔,洗净后放入蒸盘中,加入适量的姜丝、葱段和料酒,放入蒸锅中,蒸5-7分钟即可,原汁原味,口感鲜嫩,肉质滑爽,带有淡淡的海鲜清香,吃起来鲜美无比。
拍蒜豉油蒸黄眉头则是将黄眉头洗净后,抹上少许盐调味。锅中加油,放入拍碎的姜块和葱段爆香,然后将黄眉头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接着加入适量的生抽、美极酱油、盐、糖,慢火煮熟至收汁,蒜香能激发鱼肉鲜甜,鱼肉入口即化,增加了蒜香和豉油的浓郁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河豚
致命诱惑的“春日毒药”
作为长江四鲜之一,河豚一向都是极具争议的食材,因其含有剧毒而闻名。然而,经过专业处理的河豚肉质鲜美,口感滑嫩,富含胶原蛋白和多种营养成分。
春季清明前后的河豚最肥美,肉质最为鲜嫩。鱼皮胶质软糯,白子(精巢)如奶油般绵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市面上的养殖河豚已实现无毒化,可安全食用。
烹饪方法上,河豚做法众多,清炖、红烧、熬煮皆是美味。
清炖河豚做法简单,只需将河豚宰杀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姜片、葱段和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左右。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成菜汤汁清澈,但鲜味十足。
白汁河豚汤做法更显滋味丰腴,锅中加油,放入葱花、姜末爆香,然后放入河豚鱼两面略煎,接着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45分钟,调好口味即可。成菜汤汁乳白,鱼肉紧实鲜甜,白子滑腻如奶酪,鱼皮软糯带刺感,胶质黏唇,鲜味直击味蕾。
红烧河豚则是将处理后的河豚先煎后烧,加冰糖、酱油慢炖,汤汁浓稠,鱼肉吸饱酱香,入口浓香鲜美,尤其下饭。
河蚬
淤泥中的“鲜味炸弹”
河蚬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贝类,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江河、湖泊,穴居于水底泥土表层,物美价廉。外壳呈圆形或椭圆形,丰腴柔嫩的白肉就撑满了硬硬的壳,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钙、铁等营养成分。
“菜花蚬子清明螺”这是江南水乡的民谚,意思是说:蚬子和螺蛳一样,都是油菜花开时,清明时节,才是最适时最好的味道,此时的河蚬少泥腥气,肉质饱满最为肥美,是江南水乡的平价春鲜。
烹饪方法上,河蚬可蒸、煮、炒,需要和螺蛳一样在水中养一天吐沙再烹饪。
爆炒是河蚬全国通用的做法,放点油、葱、姜、蒜、辣椒爆炒,有的地方还会加把紫苏叶子去泥腥味,蚬肉弹牙,酱香浓郁,下酒一流。
清蒸河蚬更显本味,将河蚬洗净后放入蒸盘中,加入适量的姜丝、葱段和料酒,放入蒸锅中蒸10-15分钟即可,本是河鲜却能带有淡淡的海鲜浓香,佐酒下饭皆宜。
河蚬蔬菜煲、豆腐煲的做法也十分常见,将河蚬洗净后放入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姜片、葱段和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煮30分钟左右,加入蔬菜或豆腐,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蚬肉爽脆鲜甜,汤汁醇厚鲜美。
白鱼
春天里的味觉“银刀”
白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身形修长如银刀,鳞片细密,肉质洁白细嫩,味美而不腥,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一贯被视为上等佳肴。
春季是白鱼大量上市的季节,白鱼脂肪丰厚,尤以太湖产最为著名,此时的白鱼最为鲜美,肉质饱满,清人袁枚赞其“细嫩胜鲈鱼”。
白鱼做法众多,鸡汁抱腌白鱼最为经典,用老母鸡汤腌渍后清蒸,鱼肉浸透鸡汁鲜香,滑嫩不散。
白鱼炖豆腐也是常见美味,将白鱼洗净后,放入锅中煎至两面微黄。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煎好的白鱼、豆腐块,加入姜片、葱段和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20-3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撒上葱花即可。汤汁清鲜,鱼肉鲜嫩,豆腐吸满了鱼汤的精华,营养丰富。
古法蒸白鱼辅以火腿片、冬笋同蒸,咸鲜交融,凸显本味,鱼肉如凝脂,入口即化,鲜味清雅回甘。
银鱼
太湖三白中“无骨仙”,入口滑如丝
银鱼是一种体型细小、通体透明如银丝的淡水鱼,因其外形像银针而得名。银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且几乎无鳞无骨,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春季是银鱼大量上市的季节,此时的银鱼最为鲜嫩,口感最佳。烹饪做法上,银鱼煎蛋、炒蛋、蒸蛋最为家常。
以炒蛋为例,将银鱼洗净沥干,放入碗中加入少许盐腌制片刻。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锅中加油烧热,倒入鸡蛋液,炒至凝固后盛出,留少许底油,放入银鱼快速翻炒,然后倒入炒好的鸡蛋,加入适量的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鸡蛋的醇厚与银鱼的鲜美相互交融,营养丰富。
清炒银鱼只需将银鱼洗净沥干,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油、盐、姜丝,快速翻炒均匀,炒至银鱼变色后,加入少许料酒去腥,继续翻炒至熟透即可,更能突出其本身的鲜美。
银鱼莼菜羹则是一道经典名菜,银鱼搭配西湖莼菜,勾芡成羹,滑润鲜美,银鱼鲜甜无腥,莼菜滑嫩,羹汤入口如沐春风。
结语
春季是品尝河鲜的最佳时节,从江畔的凤尾鱼到太湖的银鱼,六种河鲜以不同的姿态演绎着春日的鲜活,不管哪种做法都能呈现出令人难忘的美味。
厨师朋友们春季上新菜,不妨选择这六种限定食材,与食客赴一场河鲜之约,方不负这限定版的春天滋味。
本文配图来源图虫·创意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作者:朱玉,编辑:青青,题图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