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东跨国企业罗氏制药旗下创新药罗可适®(Ocrevus®,通用名:奥瑞利珠单抗注射液/ocrelizumab injection)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每六个月静脉输注一次给药,用于治疗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和成人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中国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将有望获得全球先进的全新治疗选择。

今年以来,不少浦东跨国药企迎来新药“获批潮”,并纷纷宣布,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这不仅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也为全球患者带来了更多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

迎来治疗新选择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病程反复发作,最终可能导致永久性残疾;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PPMS)患者自发病开始,病情会持续进展恶化,患者运动、感觉和认知功能持续下降。

多发性硬化症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80万患者。中国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发病率约为0.235/10万人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原副主任委员胡学强表示:“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对罕见病的大力支持,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规范诊疗和救治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各种创新的治疗方案也不断涌现。本次奥瑞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将有望更好控制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炎症、促进神经修复,并降低患者致残风险,帮助患者减轻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据了解,罗氏正不断优化多发性硬化症领域的产品布局。作为在多发性硬化症领域首个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创新产品 ,奥瑞利珠单抗通过靶向CD20阳性B细胞,改变了传统上对多发性硬化症的致病原因的理解,带给患者更多的治疗选择;每六个月一次的给药周期也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体验,提升治疗依从性。

罗氏全球药品开发中国中心负责人、全球副总裁厉文泓表示:“奥瑞利珠单抗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被列为多发性硬化症的标准治疗方案。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将奥瑞利珠单抗引入中国,并衷心期待奥瑞利珠单抗以及未来更多的新产品能够尽早造福中国广大多发性硬化症患者。”

持续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

中国总部位于浦东的勃林格殷格翰率先将中国全面纳入到公司早期临床研究项目当中。这一举措大大加速了勃林格殷格翰创新药物在华研发和审批进程,同时助力提升中国本土临床研发水平。

“随着现有管线不断成熟,更多产品临近上市,我们已进入一个高投入的关键时期,公司正全力加速创新疗法以惠及患者。”4月2日,勃林格殷格翰全球执行董事会主席冯保和表示。

今年2月,勃林格殷格翰在研肺纤维化疗法口服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nerandomilast的上市申请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受理,用于治疗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这是十年来首个递交注册申请的IPF新疗法,有望为中国肺纤维化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

截至2025年3月,勃林格殷格翰已与全国32家重点研究中心建立了临床研究的战略合作关系,加速了勃林格殷格翰创新产品管线在中国的开发进程,使中国患者早日从创新治疗中获益,同时也助力中国研发能力提升。国内研究者已成功参与了勃林格殷格翰超过22个全球早期临床试验,并在肿瘤、免疫炎症、精神健康、心血管、代谢、肾病等多个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过去五年,勃林格殷格翰在华研发投入累计超33亿元人民币。记者最新了解到,未来五年,该公司在华研发投入将近50亿元人民币,寻求更早、更快、更智慧的研发之路,造福中国患者“零时差”受益于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成果。

推动创新药跑出“加速度”

浦东跨国企业加大在华研发力度,新药获批速度也在不断提升。近一个月来,还有多家浦东跨国药企宣布了好消息:

百时美施贵宝旗下两款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与逸沃®(伊匹木单抗注射液)的联合疗法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症,适用于不可切除或晚期肝细胞癌(HC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肝细胞癌一线双免疫联合疗法。

礼来中国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疾病早期、靶向疾病病理机制、可显著减缓疾病进程的革新药物记能达®(多奈单抗注射液)在去年底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后,加速了“可及性”进程,今年3月正式在华上市。

诺华的口服产品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也在不久前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C3肾小球病(C3G)以降低蛋白尿。飞赫达®是目前首款且唯一选择性靶向C3G病因的药物。这是诺华加码布局肾脏病治疗领域以来,在国内获批的第一个肾脏病治疗相关适应症。

当前,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外资扩大再投资,并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医保谈判机制等措施,加速释放政策红利,让跨国药企坚定了持续在华投资的决心。

浦东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跨国企业发展,不断推动产学研融合,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助力创新药跑出“加速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