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护士作为体重门诊的核心执行者,究竟如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腰围超标、体重过重、慢性病风险攀升……随着我国肥胖问题日益严峻,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门诊”成为民生议题的热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明确提出,将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通过专业医学干预应对肥胖及相关慢性病风险。
这一举措迅速引发社会关注,人民日报发起的相关话题单日阅读量突破700万。在这场全民健康行动中,护士作为体重门诊的核心执行者,究竟如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从“单一测量”到“全周期管理”:
护士是健康评估的首席专家
传统观念中,体重管理常被简化为“少吃多动”,但肥胖作为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需要科学的医学评估。护士在体重门诊中,通过专业工具(如BMI计算、体脂分析、代谢指标监测)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并结合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家族史等多维度数据,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例如,山东多家医院的体重门诊护士通过“一站式评估”,整合内分泌、营养、心理等多学科资源,为患者精准确定肥胖成因。
此外,护士还承担着风险预警的职责。如肥胖患者常伴随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等问题,护士通过动态监测和早期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山东某医院案例显示,一名BMI高达50的重度肥胖患者因护士的及时评估转入ICU治疗,最终通过多学科协作完成减重手术并康复。
二、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干预”:
护士是科学减重的全程导航者
体重管理并非短期行为,而需长期跟踪与动态调整。护士在门诊中扮演“健康教练”角色,通过以下路径实现全流程管理:
1. 个性化方案设计:结合患者代谢特点,制定饮食、运动、药物或手术干预计划。例如,山东省立医院护士团队通过“医学营养减重路径”,帮助400余例患者实现科学减重。
2. 心理支持与行为矫正:肥胖患者常因挫败感陷入“节食-反弹”循环。护士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团体互助等形式,帮助患者重建健康心理模式。如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心理科护士,通过中医情志调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3. 智能技术与数据追踪:借助AI监测设备、健康管理平台,护士实时跟踪患者体重变化、运动数据,动态调整方案。例如,部分医院已实现“线上健康社区+线下门诊”联动,护士通过远程指导提升管理效率。
三、从“单兵作战”到“多学科协作”:
护士是资源整合的核心纽带
体重门诊的复杂性要求打破学科壁垒,而护士正是多学科协作的关键枢纽。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例,护士团队牵头整合胃肠外科、内分泌科、睡眠医学中心等资源,形成“1+N”学科群模式,为患者提供从评估、治疗到术后管理的闭环服务。此外,护士还承担着“医患沟通桥梁”的角色,将患者日常反馈转化为诊疗建议,助力医生优化方案。
四、从“疾病护理”到“健康科普”:
护士是全民健康教育的先锋力量
体重管理的核心在于预防。护士通过社区讲座、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健康群)医院宣传栏等渠道,普及科学减重知识。例如,湖南省人民医院护士团队通过制作“食物形象克数”可视化工具,帮助患者直观理解热量控制。在“体重管理年”行动中,这类健康教育不仅提升公众认知,更推动了“早筛查、早干预”的防治理念。
五、职业热点与未来方向:
专科护士培养与智慧护理升级
当前,专科护士培养成为护理领域的热点。徐矿总医院等机构通过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为体重管理领域输送人才,强调循证思维与跨学科能力。同时,智慧护理的推进(如互联网+护理、AI辅助决策)正重塑护士角色。邹平市中医院提出“中医护理全科化”战略,将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结合,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
结语
体重门诊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慢性病防控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深刻转型。在这一进程中,护士不仅是医嘱的执行者,更是健康生态的构建者——从评估到干预,从技术到人文,她们以专业能力与人文关怀,为亿万超重人群点亮科学减重的明灯。正如雷海潮主任所言:“健康中国,需要每一个护理人的智慧与担当。”
来 源 / 护理人
6月28日考试!2025年《体重管理》火热报名中,证书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共同发证!证书含金量高!点击卡片,开启学习之旅~
*此处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