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清明祭祀祖先

吴国发

2025年4月6日

内容提要:清明节的第二天,4月5日,我们兄弟姐妹7人,家族成员和亲戚朋友,一行共20多人,到我父母的墓地,以及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的墓地扫墓,烧香、祭拜。为纪念这次祭拜活动,我赋七言律诗一首。

关键词:清明节 祖先 祭祀 扫墓 七律

今年的4月4日,清明节,确实如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月5日,天气晴朗。我们兄弟姐妹7人,家族成员以及来访的亲戚、朋友,一行共20多人,到我已故父母的墓地(六份公墓),西岸村我伯父伯母的墓地,以及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的墓地扫墓,烧香、祭拜。这是父母逝世后祭拜人数最多、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在参加祭扫活动的20多人中,我是辈份最高、年龄最大的“长者”。

我们这个家族兴旺发达。以我父亲母亲为第一代,家族(包括儿媳、女婿)现有80多人。

这激发了我的诗兴,于是赋诗一首。

七律·清明祭祀祖先

吴国发

清明祭祀廿人熙,松柏葳蕤吴门基。

草木繁茂凝浩气,墓碑列座仰尊仪。

四代祖先香烟袅,百世家风俎豆持。

美德长存昭日月,杏园桃李发新枝。

注释

(1)蕤[ruí],指花或花蕊;也可用以指衣服帐幔或其他物体上的悬垂饰物。唐代张九龄《感遇》诗句:“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2)“墓碑列座”:我的显考(父亲)、先妣(母亲)的墓碑并列。

(3)“四代祖先”,4月5日,我们祭拜了四代祖先:我的已故父亲母亲、伯父伯母,我的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

(4)俎[zǔ]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源自《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汉代班固著名的《东都赋》有句子:“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宋代梅尧臣的诗歌《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有句子:“今将蒿芹荐俎豆,定亦不以微薄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