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哈尔滨文庙举办“清明文化密码”课程。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清明节探源之旅,共同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从周秦时期的起源,到汉唐时期的融合与发展,直至明清时期的普及与传承,为孩子们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老师通过诵读杜牧的《清明》诗句、剖析诗意、感悟诗情,带领孩子们走进清明时节的雨景世界,体会行人的愁思与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在诗词的韵律与意境中,让孩子们感受到清明不仅是一种节气,更是一种情怀,承载着人们的风俗人情。



实践环节,老师带领孩子们亲手制作“手工菊花”,阐释清明习俗的深厚内涵。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更加深入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并在制作过程中感受传统节日的人文情怀。



活动融合了历史溯源、诗词赏析与动手体验,既让孩子们感受到清明节的文化底蕴,又在诗词的意境与手工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韵味。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于博洋/文 刘洋/摄/视频

“哈报手机记者”:许朝宁

编辑:马云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