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传承千年的文化节日。2025年4月1日,高县罗场镇幼儿园大班二组教师以“自然浸润+生命教育”为核心,通过多元活动引导幼儿感知清明习俗,在体验中理解生命、感恩自然,让传统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当教师讲完清明习俗时,高县罗场镇幼儿园大五班的孩子们对寒食文化颇感兴趣,于是孩子们各自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水果,再分工合作有的清洗、剥皮,最后合作拼出“柳叶”“花朵”等清明意象,在劳动中感受“舌尖上的节气”,体会“寒食文化”的韵味。
大六班的清明故事会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诵读《清明》古诗,同伴合作制作诗词剪贴画。稚嫩的童声里,杜牧的诗句与缤纷彩纸交织,传统文学之美悄然流淌。
大七班是寻找春的密码,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自然,收集花瓣、嫩叶制成“春日密码本”。触摸泥土的温度,发现生命破土而出的力量。
大八班是风筝舞春,手绘属于每一位幼儿的独特风筝,奔跑中放飞心愿。孩子们说:“风筝飞得高,就能把想念告诉天上的星星。”
大九班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生命教育,在温馨的氛围中,孩子们书写思念卡片:“给小金鱼的信”“给太奶奶的画”,学会用爱表达离别。
本次清明活动以“体验+情感+文化”为脉络:触摸传统:通过食俗、诗词、放风筝等习俗,激活文化基因;对话生命:以自然观察、寄语书写为载体,传递珍爱生命的教育温度;共创成长:每一份作品都是孩子对清明节的独特诠释,展现了童真与文化的诗意碰撞,“万物生长时,清洁而明净。”愿这份清明记忆,伴随孩子们在感恩与希望中茁壮成长!(卢敏 来源:高县罗场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