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全国多个省市都在推行周末双休。尤其是河南、山东等省份,已经执行了2个月了,不仅涵盖高中阶段,即便是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也一样执行周末双休。比如这个清明假期,河南所有学生均放假三天。
假期最后一天,一条一个月前官方回复学生家长关于周末双休的建议被推上热搜,有媒体报道,有学生家长在问政四川网络平台发文,称孩子现在正上高二,正是学习任务重的时候,双休肯定有影响。该家长表示“都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望领导重视”。
对于学生家长的意见,攀枝花教育局回应称“严禁违规补课。严禁学校违反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校历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但同时也称,确因设置中考、高考、学考等考点耽误的课时,学校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备案后,可在学期内节假日或寒暑假按实补足。但不得在天气特别炎热寒冷时安排补课,不得收取费用。
应该说攀枝花的回应算是比较模糊了,至少还给很多学校和家长了一些过渡的空间。而且目前四川并没有出台关于高中阶段周末延时服务要求的文件,现有文件只是对义务教育阶段作出了规定。
作为河南一名高三学生的家长,对待这一问题最有发言权。河南是推行周末双休最彻底的一个省份,对于高考第一大省来说,影响的人群更广。但从近两个月的实施效果来看,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首先是学校的老师已经适应了双休,并且欣然接受。最开始推行双休时,不少学校因为考核压力,对这一政策是抵制的。也有不少学校偷摸的给学生加课,尤其是毕业班的老师。
但在各地严格监督执行的情况下,如今大多数高中学校都主动地接受了这一事实。很多常年不能周末休息的高中老师终于享受到了双休的福利,对这一政策也从抵制到拥护。
更多的学生家长也开始发生转变,从之前的一味反对,到主动适应。要么给孩子报各种校外辅导班,要么接受孩子自主学习。每个家庭情况不同,但看到所有高中都实行双休,也就没什么可抱怨的。
很多家长也渐渐明白,高考比的是排名,而不是分数。如果双休真的能够全面实施,能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拥有合理的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何乐而不为?
高考是以省为单位的,如果能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从整体上来看并不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怕就怕在一个省内政策不统一,自然会引起先试点的地市家长反对。所以问题不在于双休本身,而在于能不能做到全省所有的学校都双休,一碗水端平。
如果真的因为双休影响了教学,那就是课程设置的问题。保障每个孩子都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至于一些家长认为,实行双休会把孩子逼着去上课外班,最终加重了家庭负担,让穷人孩子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我倒认为这样的焦虑没有答案,人生永远不会平等,即便是周末不休,也解决不了这一问题。
家长的焦虑需要社会去引导,周末双休已经是大势所趋。非要把学生的双休挤占来进行学习,这本身就不是正常现象。这种没有太大意义的内卷,其实早就应该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