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365个行业中,要说特别的职业,老师应该算一份。

今年,都市快报、橙柿互动、爱写作的狮子推出“我是老师”系列报道,追踪杭城中小学的教师故事,从老师、家长、学生等多重视角,还原“老师”的立体形象,讲述他们的教育故事。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杭州市文海中学一位班主任的故事。


“孩子们,即将离开学校的实习老师跟我说,她让大家互相留言说说同学,大家都写了同学很多优点,我很感动,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发现别人的优点……”

这是一个寻常的午饭前时段。因为各个年级要轮流吃饭,文海中学713班的孩子们还没轮到,需要在教室里等十几分钟。班主任李小军老师抓住这个时段,来给孩子们开微班会了。

他不喜欢传统的班会课的形式,习惯抓住近期的小事,利用下雨天的大课间或者孩子们等吃午饭的一二十分钟,快速开一个微班会。

“为什么不能单夸同学的外貌?”“夸人时怎样才能真正激励到别人?”……班会的重点,不是他不断输出,而是不停地提问孩子们,让大家一起来思考班级里出现的问题,并想出解决方法。


他还请出这段时间当红的DeepSeek,看看它建议大家如何夸奖别人,然后结合优秀的夸人小范文,指导孩子们“夸别人一定要具体,要有细节”

孩子们心领神会后,读着小组同学夸自己的小纸条,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我读书的声音很洪亮,哈哈,这个优点我没发现呢!”“打球打得特别好,还能组织进攻。你观察好仔细!”


李老师从教已经30多年了,教语文学科,这中间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做班主任。

他送出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班主任工作从河南焦作做到了浙江杭州。他的班主任工作也得到了肯定,评上了德育正高级教师,获得过全国百名中学班主任之星称号,有个分享教育心得的公众号“炳翰轩”,还出过一本书《看不见的教育》。在公众号和书中,他都放入了许多教与学的案例,但更感人的是,每篇文章都包含了他大量的对教育的思考。

班级座位怎么排最合理

李老师多年摸索出的方法

让年轻老师受益

让一位年轻老师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曾在李老师公众号上看到过的班级排座位的方法。

这位老师说,她一到开学时,就会接到许多家长的电话,希望让孩子的座位好一点,家长列出许多理由,她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看了李老师的公众号后,她学习李老师的办法,现在班级座位的问题再没有家长来提了。

李老师是语文老师,为了学生的座位问题,这些年来,他画了不少图纸。

在他脑海里,班级的座位分布俨然有张地图,他在地图上分成一个个小区域,然后把班里的同学分成小组来排座位。


每学期开学,他跟其他老师一样,让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和男女性别排成两列,分成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

以四人小组为例,最前边的两男两女组成第一组,以此类推。然后把每个小组编号,分为12345小组和6789小组。

每月15日,四人小组不动,组内四人对角线两两交换。每月1日,12345小组与6789小组分别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李老师的座位分布手绘图上,每个小组四个同学一圈,就是一座小房子,房子一个月调整搬迁一次。

这样,教室的不同位子,同学们基本都体验过了,家长也不太有什么意见了。


语言净化大师、作业监督员……

每个学生都有岗位

班级管理不是老师什么都抓

尽管自己有很多想法,但在班级管理这件事上,李老师还是想方设法都交给孩子们自己做。

在他带的班级教室里,都会贴出许多详细的由孩子们自行讨论决定的班级制度。


班级里他也设立了许多岗位,除了传统的班长等职务外,还有作业监督员、绿植养护员等各种职务,最特别的是还有位语言净化大师。


设立这个岗位,是因为李老师开学时发现,孩子们有时候说话不注意,会带出一些脏字,这个很不文明。于是,他跟孩子们讨论了一下如何监督脏话。

那次的微班会也很有意思,孩子们先就脏话的定义跟李老师来了许多探讨。有孩子觉得有些话不能算脏话,只是情绪的表达。于是,李老师一步步追问孩子们哪些话算脏话,孩子们迟疑了。

李老师追问孩子们,有些话能对妈妈说吗?还有如果别人对你的妈妈说这些话,你会有什么感觉?孩子们大声回答说会不舒服,有的说如果这样会想打人。于是,李老师跟他们一起商定,凡是绝对不能在妈妈面前说的话就是脏话,也不能在班级里出现。

另外,孩子们认为有些脏字是表达情绪的,李老师就跟他们一起选出许多更有意思的表达情绪的词语,让他们下次可以换这些词来表达情绪。

不过这么多年,李老师坚持的班级文化中,有三条始终不变,代表着他对孩子们的期望,分别是:

1)做最好的自己;

2)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3)我们和他们不一样。

在教室里,记者随便找了几个同学问了问他们对管理班级的感受,孩子们都说,感觉这样很酷,李老师也很nice(友好可亲)。有孩子说,大家都叫李老师老大,“李老师跟我们感觉是平等交流的,他允许我们跟他争论,只是他是我们中间的老大,会带头做一些事情,或者关键时候保护我们。”

听到孩子们这么说,李小军可开心了:“老大的手机会24小时为你们开机。”


想看看先进地区的教育是怎样的

从河南来到了杭州

为什么这么热爱做班主任,为什么会从老家河南来到杭州?

李小军老师的一位朋友说,做教育时爱思考,是他最大的特色,也让他的工作显得与众不同。在河南焦作,他带班的出色表现,让他在当地迅速成为知名老师,被选中参加国家级的一些名师培训。

接触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老师后,他对江浙沪这边学校的教育很钦佩,觉得有许多先进经验可以学,想着有一天要到这些地方去看看。

2014年,文海实验学校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一听到消息,李小军马上就报名了,至今已经11年。

老师队伍一般变动不大,很多人离开最初的学校,有的是为了个人更好地发展,有的是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李小军当初应聘的就是文海中学的普通教师,他家女儿也已经读大学了。他的这位朋友说,当初很多朋友都不理解,他离家千里到杭州重新开始,图的是什么。

提起当年的选择,李小军笑了:“那年有个河南女教师的辞职信很有名,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差不多也是一样的想法。”

到文海中学,2014年到2017年,他带了第一届初中学生。紧接着,又分别中途八年级接班,带了两届学生。中途接的,一般是其他老师觉得不好管的班级,他一样把孩子们带得很好,毕业时好多家长和孩子都舍不得他,至今还有许多家长跟他保持着联系。

初中阶段适逢学生的青春期,他经常和家长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对一聊天。2020年时,有位家长遇到孩子青春期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对待,他把家长请到学校,好好地聊了快一个小时。那位家长特别感激,同时也给他提了个建议:“李老师,占用您这么多时间,您这样一说我明白该怎么做了,但还有许多家长有一样的问题,您为什么不把这些写一写发出来,就能帮到更多的人了?”

一句话提醒了李小军,他决心开个公众号,每周书写一下教育上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他跟学生们讲了自己的打算,他们觉得老师这么忙,说到不一定能做到。“请你们监督我,我也监督你们做好中考准备,大家完成各自的任务。”

于是,从2020年起,李老师的公众号“炳翰轩”开启,至今,每周坚持一篇原创更新,没有间断过。这里,你可以看到带学生春游时发现学生在公共场所太吵时李老师的做法,能看到学生提出人生意义是什么后李老师仔细思考后的回答……、


也有许多年轻班主任老师看了他的公众号后说,从中学到了班级管理的许多办法。

成就感不是多少学生考上清北

而是职高毕业的学生考上大专也来报喜

在李老师现在带的713班的教室里,贴了几封他带过的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孩子给学弟学妹写的信。

两位学长在信里,都提到了李老师当年对他们提出的期望。他们如今在大学里,深深地感受到了那几句话的力量,并且希望学弟学妹们继续这样做。



李老师说,他请教过的学生给现在的学生写信,不是要炫耀自己教出过多少学生上了清北,而是希望他们作为过来人,告诉孩子们那样做的意义。


文海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罗敏江说,李老师是很有情怀的一位班主任,坚持自己的教育信念,不仅着眼学生当下的发展,更注重学生一生的幸福成长。

李老师的学生、北京大学的范嘉元回顾成长历程时说,李老师提出的三句话分别对应做人的“自强”“自善”“自尊”三种美德,“做最好的自己”让他在70个高考志愿中选出了自己感兴趣的国际关系,“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鞭策他在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实习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而做到了前两点,他收获到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成果。

从教这么多年,问李老师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他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多少学生考上清北,而是让学生们找到人生的幸福和价值。”

说着,他翻出朋友圈,里面他晒过自己特别幸福的一件事,是有一天他的一位通过努力考上职高的学生非常高兴地给他发来短信分享喜悦,说自己通过努力考上了理想的高职院校。

李老师说,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才是他最大的成就感。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黄莺

编辑 肖旭

审核 张倩 邹滢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