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不过时,千年前的道理到今天还受用。

看完《资治通鉴》这本书,心里头多了不少明白。

现在的人整天捧着手机看小视频,哪有几个静下心来读古书的?

一部《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花了我整整两年时间,总算是啃完了这部大书。

这本书不是写着玩的,是司马光和他的团队花了十九年时间编写出来的,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从这部书里头,我总结出了四十条最实用的道理。

今天就挑其中最重要的几条跟大家说说。

01做人要懂进退,分寸拿捏得当才能长久

人这一辈子,最难的就是进退之间的拿捏。

古往今来,多少人栽在了不知进退上面。

有本事的时候,得意忘形,目中无人,结果树大招风。

春秋时期的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功劳太大,结果被阖闾的儿子夫差给害死了。



功高震主,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有权有势的时候,要懂得收敛锋芒。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要懂得韬光养晦。

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

该退的时候一定要退,即使心有不甘。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但摔得也越惨。

贪恋高位的人,往往死得很难看。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知道刘备的儿子刘禅不成器,却固执地要匡扶蜀汉,结果累死在五丈原。

有些事情,尽力而为就好,强求不得。

凡事留有余地,才能全身而退。

02看人看三点,表面功夫不要信

人心隔肚皮,看人只看三点:看小事、看细节、看习惯。

人前装得再好,私底下的本性才是真的。

酒后吐真言,急时显本性,顺境看人心。

汉朝的刘邦,在项羽面前装孙子,背地里却在筹划怎么干掉他。



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要看他平时的言行举止。

对下属凶狠的人,对上司一定阿谀奉承。

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做事情也不会有规划。

办事拖拉的人,做什么都靠不住。

一个人的习惯,往往暴露他的本性。

言多必失,话多的人靠不住。

争功的人一定会推责任。

急功近利的人做不成大事。

急着表忠心的人往往是墙头草。

对人好时别太高调,对人差时别太明显。

03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不懂这些就别混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不懂规矩就别混。

官场有官场的生存法则,不是你有本事就能出头的地方。

明哲保身,这是官场第一法则。

遇事不表态,先看领导眼色。

三国时期的陈群,无论谁当皇帝,他都能当官,这就是明哲保身的本事。



树大招风,锋芒毕露的人往往死得快。

功高震主,古今中外都一样。

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

两面三刀,笑里藏刀的人最难对付。

背后捅刀的人,往往是你最信任的人。

领导说的话,听听就好,别当真。

拍马屁要拍到点子上,不然就是找死。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官场最忌讳的就是冒尖,出头的椽子先烂。

04人生无常,做人要有底线

人生无常,得意时别瑟,失意时别绝望。

历史上兴衰成败的例子太多了,没有永远的胜利者。

今天你得意,明天就可能落魄。

三国时期的曹操,打败了袁绍、吕布,统一了北方,结果死后家族被司马氏取代。



人生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

成功时别得意忘形,失败时别垂头丧气。

人走茶凉是常态,别太在意。

做人要有底线,不能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丧尽天良的人,早晚会遭报应。

三国时期的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结果落得个千古骂名。

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帮人不图回报,害人不露痕迹。

吃亏是福,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不管高官还是平民,活着的时候别太得意,没了的时候也就那样。

看尽千年历史兴衰,才明白人这一辈子,顺其自然最重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