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婚姻的天平总是向金钱倾斜吗?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因为丈夫年薪低而嫌弃他,更没想到离婚时会被父母痛斥。

那天父亲颤抖的声音告诉我:"你不知道,你的丈夫卖掉了他唯一的房子,让你能出国留学,而这些年,他从未提起。"



01

"我受够了!为什么每次都是这样?我加班一整天回来,连个热饭都没有!"我将包重重地摔在沙发上,声音刺破了客厅的宁静。

杨立坐在餐桌前,面前摊开着一堆账单。他抬起头,疲惫的目光与我相遇,眼里没有我预期的愧疚,只有平静。

"对不起,今天女儿发烧,我带她去了医院。刚回来没多久。"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隔壁房间里熟睡的女儿。

我嗤笑一声,走向厨房:"你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还总是这么多借口。你今年升职了吗?涨工资了吗?"

杨立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把账单收起来。这种沉默让我更加恼火。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嫁给你。看看我同事的老公,年薪五十万起步,豪车接送,周末还能带全家出国旅游。再看看你,大学毕业七年,还是那个破公司的小职员,年薪勉强八万。"

我的话像一把刀,每个字都在刺向他。杨立的肩膀微微颤抖,但仍然保持着沉默。

"算了,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我们离婚吧。"我终于说出了藏在心底已久的话。

出乎我意料的是,杨立没有挽留,也没有争辩。他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如果这是你想要的,我尊重你的决定。"

他的平静反而激怒了我。难道他不该挽留我吗?难道我们的七年婚姻就这么不值一提吗?

"女儿我希望能跟我一起生活。"他补充道,声音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勉强同意了,毕竟我的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此刻的我只想尽快结束这段让我窒息的婚姻,开始新的生活。

在公司,我是令人羡慕的高管,年薪八十万,前途无量。而回到家,这个低收入、毫无上进心的丈夫却成了我的枷锁。每次和同事聚会,我都刻意避免提起他的工作。

我已经厌倦了这种落差。我值得更好的生活,值得一个与我相匹配的伴侣。



02

十年前的校园里,杨立是那个让所有女生侧目的阳光男孩。他在文学社写诗,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我们的相遇很偶然。图书馆的一次偶遇,他帮我拿到了高处的一本书。那天他笑着说:"你看,有时候高个子也是有用的。"

那时的他充满活力和理想,谈起文学和艺术时眼睛会发光。他说他想成为一名作家,用文字传递温暖和力量。我被他的才华和热情所吸引,很快坠入爱河。

大学毕业后,我们结婚了。新婚之初,一切都很美好。他在一家出版社找到了工作,我则在一家外企开始了职业生涯。

然而婚后第二年,我意外怀孕了。有了孩子后,生活变得紧张起来。杨立的工作稳定但收入有限,而我的事业却开始起飞。

"你应该换个工作,找个待遇更好的。"我常常这样对他说。

杨立只是笑笑:"我现在的工作很适合我,能照顾家庭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升任部门经理,后来又成为公司高管,年薪从二十万跃升到八十万。而杨立,仍然在那家小出版社,做着编辑工作,年薪只有八万出头。

我开始嫌弃他的满足现状,觉得他缺乏上进心。每当看到同事们谈论丈夫的成就时,我就感到一阵难堪。

渐渐地,我们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我谈论工作,他听不懂;他讲述书中故事,我没有兴趣。两个人住在同一屋檐下,心却越走越远。

我曾经爱过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在我眼中变成了一个平凡到令人失望的中年男人。



03

离婚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得多。杨立没有提出任何财产要求,只希望能够抚养女儿。

"你的抚养费我会定期转给你,"我慷慨地说,"女儿的教育费用我也会承担。"

他只是点点头,似乎对金钱完全不在意。这种态度在我看来既可气又可笑。一个男人怎么能对钱这么不上心?

在民政局办理手续的那天,阳光格外明媚。我穿着精心挑选的套装,杨立则一如既往地简单朴素。

工作人员递过离婚证时,杨立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太多我读不懂的情绪。他最终只说了一句:"希望你幸福。"

拿到离婚证的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终于可以无牵无挂地飞翔。

离开民政局,我迫不及待地拍下离婚证的照片,发了朋友圈:"七年磨一剑,终于解脱,开启人生新篇章。"

几分钟内,点赞和评论不断涌入。大多是祝福和鼓励,也有几个闺蜜调侃我终于"摆脱了累赘"。我心情愉悦地回复着每一条消息,仿佛在庆祝一场胜利。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闪烁着"爸爸"两个字。我有些疑惑,父母平时很少主动打电话给我。

"喂,爸。"我接起电话,语气轻快。

"你在哪里?"父亲的声音异常严厉,让我瞬间紧张起来。

"我刚从民政局出来,怎么了?"

"在家等着我们,你妈妈和我马上到。"他说完就挂断了电话,留下我一头雾水。

回到家不到半小时,门铃就响了。我打开门,父母站在门外,脸色铁青。

"怎么回事?你们..."我还没说完,父亲就怒气冲冲地打断了我。

"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04

父亲从未用这种语气对我说话。他一向温和,即使在我犯错时也总是耐心开导。

"爸,妈,我和杨立的事我自己有分寸。"我试图解释,"我们性格不合,价值观不同,早就该分开了。"

"性格不合?价值观不同?"母亲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你是嫌弃他赚得少吧?觉得他配不上你是不是?"

我沉默了。这确实是原因之一,但听到母亲直接点破,我还是感到一丝不自在。

"你知道杨立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吗?"父亲坐下来,眼睛直视着我,"你出国留学的钱是哪来的,你还记得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