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三年时间提拔了五名副处级年轻又漂亮的女干部,这种情况在一个不算开放的县级市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一时舆论肆起,各种传闻不堪入耳。

有人传闻,镇里的“一枝花”赵书记之所以能提拔为副市长,同市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镇委赵书记和市长关系不密切,就凭赵书记这个能力和水平,提拔副市长至少还得等个七年八年,或者等到人老珠黄,最后有可能会在镇书记位置上退休。

钱局长一段时间天天往省厅跑,被省厅领导抛弃坐在地上哭,那种可怜的样子让人看了都------

“天仙女”孙局长,能提拔到邻县任职,功劳应该记在市委书记的头上,当然同孙局长经常夜间到书记住处“汇报思想”也分不开,书记有权、孙局长有貌,各取所需,如何“汇报”只能靠自己脑补了。书记到任之后,就一直对孙局长关爱有加,这几年孙局长一直是“小步快跑”,才几年时间就从副科到副处了。

“女娃娃”李局长到省厅领导家里,就像进出自家的家门一样,随进随出,提拔到隔壁县任职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人传闻,李局长这张“女娃娃”脸,再加上细如杨柳的腰,有几个男人经得住扭动的“杨柳”,除非你不是男人。

还有人传闻,林局长在女干部中虽然不能归入漂亮类,但她的温柔和气质一点也不输“一技花”,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好几个市里领导有应酬都会把林局长叫来坐在身边,散场后的图面脑补一下会很精彩。

这些传闻在疯传的时候,也有人为她们鸣不平,甚至驳斥过,说她们的提拔是因为工作业绩出色,工作能力超群,并不是这些肮脏的传闻所说的那样;还驳斥他们,在新的形势下不提拔年轻有闯劲、文凭高观念新的干部,还去提拔躺平无所事事,和新形势扭着劲的干部?

但这些为她们鸣不平的干部,马上被相信传闻的干部问得哑口无言,为什么这五位提拔的美女干部,不早不迟,都在提拔前后离异呢?无风不起浪嘛!

事也真是凑巧,这五位女干部在提拔前后相继都离异了,这一事实似乎为这些传闻提供了佐证,还为这些传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传闻越传越不堪入耳,越传越有画面感。

以“一枝花”赵书记为例。传闻说,市长到镇里视察工作,正常情况下应该镇长陪同市长,但市长到镇里都会指定赵书记陪同,而把镇长晾到一边。全市干部大会上市长表扬干部,第一个受表扬的总是赵书记。

近两年时间,市委大院里的茶水间、走廊拐角、食堂角落,人们交头接耳,眼神闪烁,话题总绕不开那五位新提拔的副处级女干部——以及她们不约而同的离婚。



这些传闻也时不时地传到了市委书记和市长的耳朵里。

三楼会议室里,市委书记将茶杯重重放在桌上,茶水溅出几滴在会议纪要上。"简直荒谬!"他额头上的青筋暴起,"这些谣言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委市政府的形象和正常工作秩序!"

市长眼睛布满血丝:"书记,我建议立即成立调查组。我本人愿意第一个接受组织审查。"他的声音有些发抖,近年来关于他和镇委赵书记的流言让他夜不能寐。

“我们自己查自己,没有说服力,清者自清,随他去吧。”书记没有好气地说道。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些传闻也传到了上级市委蔡书记和高市长的耳朵里,这两位领导向来眼里容不下沙子,下面的代管市出了这样的问题,不查个水落石出,无法向干部队伍交代,更影响干部队伍的形象。

三天后,由市纪委、组织部、妇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正式成立。市委组织部郑部长担任组长,这位五十岁出头的转业军人以作风严谨著称。

"同志们,"郑部长在第一次调查组会议上环视众人,"我们要用事实说话,查到什么就是什么,无论涉及到什么人,不管是市委书记还是市长,都一查到底,既不能冤枉一个好干部,也不能放过任何违纪行为。"

调查组首先找到了镇党委赵书记。这位被称为“一枝花”的镇委书记,办公室里摆着女儿的照片,却没有一张全家福。

"赵书记,能谈谈您离婚的具体原因吗?"郑部长开门见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