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凭借“季节限定”标签,青团一跃成为春日鲜食热门。京东研究院调研显示,63.7%的消费者清明节期间首选青团,近一周其销量环比增长超80%。成都商家透露,近几天青团销量比平时高出一半。

与此同时,各品牌推出含樱花等春日元素的限定食品,季节限定消费呈增长态势。相关报告指出,品牌借助“氛围消费”与年轻群体建立情感连接,既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又成为品牌试水市场的“安全阀”。

4月4日清晨,成都街头艾草清香弥漫,融入胖乎乎的“清明馍馍”——青团中。据成都市档案馆记载,青团以艾草等春日野菜做外皮,裹豆沙等内馅,传承“寒食”禁火冷食习俗,承载护佑安康期许,其色泽是成都人迎接春天的舌尖符号。

当日下午,夜游锦江东门码头的“亲子嘉年华”热闹非凡。不少家长陪孩子制作青团、香囊,“第一次带娃做青团,孩子开心,我也觉得很棒!”市民张女士说道。

“清明前三天是销售高峰期,青团出货量比平时高出一半。”成都一家糕点铺老板介绍。除经典口味,今年芋泥奶酪等新口味颇受青睐。杜甫草堂附近一家糕点铺还推出金橘馅、牛油果青提奶昔馅等。“现在买青团像开‘春季盲盒’,每次都有新花样。”“95后”市民杨女士预订了青团礼盒。

这场“青团热”从街巷蔓延至商超和电商平台。京东研究院数据显示,芝麻、豆沙等传统口味与腌笃鲜、芋泥等创新口味均增长显著,低糖青团销量环比增长109%。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茜 王柳

原标题:春日食尚 从街巷到电商 青团成为鲜食热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