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指尖传递邻里间的温暖。近日,控江路街道107弄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共建单位二联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团飘香聚社区 巧手同心筑和谐”主题活动。
社区志愿者、小学生、养老院老人以及共建单位代表齐聚一堂,通过亲手制作青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和谐的邻里氛围。
老少搭档,指尖上的文化传承
青团制作是清明节的标志性习俗之一。活动中,社区特别设置了“老少搭档”环节,经验丰富的“巧手阿姨”老年志愿者与二联小学的孩子们结对合作。揉面、裹馅、塑形……在“传统文化导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将豆沙馅料包裹进艾草面团中。老人们一边示范,一边讲述记忆中的清明习俗;孩子们则分享校园里的文化实践活动。一老一少,一教一学,传统与现代在指尖交融。
五年级学生小林举着亲手制作的青团兴奋地说:“奶奶教我用粽叶垫底,这样蒸出来的青团更香!回家后我要教爸爸妈妈做!”小小的青团,成为连接两代人的纽带,也让传统文化在劳动中“活”了起来。
校社联动,让非遗文化“接地气”
此次活动是控江路街道107弄居委与二联小学“校社联动”品牌项目的深化实践。107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魏超告诉记者,“通过青团制作这样的‘小切口’,既能让孩子体验劳动乐趣,又能促进代际交流,让文化传承更接地气。”二联小学的带队老师也补充道:“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发‘非遗进社区’系列课程,让学校资源与社区需求深度对接,让更多的传统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这场活动不仅让清明习俗得以传承,更通过“校社联动”和代际交流,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言:“文化传承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在这样的互动中真正走进了生活。”
温情传递,青团里的社区情
活动尾声,街道志愿者们将蒸好的青团分送给共建单位快乐靖宇养老院、第一医药等代表。热腾腾的青团不仅是一份节令美食,更承载着社区的关怀与温暖。养老院的老人接过青团,笑容满面,“没想到能收到孩子们这么用心做的青团,既是一份惊喜又是满满感动。”青团的清香在社区中弥漫,传统文化与社区温情交织在一起,绘就了一幅“家校社共育、邻里情更浓”的和谐画卷。
此次活动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也让和谐的邻里氛围在社区中不断延续。未来,控江路街道107弄社区将继续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搭建更多交流平台,让邻里情更浓,让文化之花常开常新。
文字丨宋玥
图片丨孙培杰
编辑丨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