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故事,非封建迷信,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洛阳城的秋夜,赵老先生又一次从无梦的睡眠中惊醒。铜镜里映出他斑白的鬓角——距离爱女玉儿病逝已整整三年,可那孩子竟从未入梦相见。"莫非饮了孟婆汤,便忘了老父?"他摩挲着女儿绣的香囊,针脚里还藏着几根青丝。

子时的更鼓惊起栖鸦,赵老先生突然推开窗,任冷雨打湿衣襟。城南城隍庙的灯笼在雨幕中明灭如豆,仿佛冥冥中的指引。当他踉跄跪倒在斑驳的神像前时,供桌上的长明灯突然爆出灯花。

"求城隍爷明示!"他额头触地的瞬间,梁上积尘簌簌落下。阴影中传来苍老声音:"施主可知,亡魂托梦需跨两道门槛?"一位白眉老僧从幔帐后转出,手中念珠竟与玉儿临终所持一模一样。

老僧指尖掠过香案,烛火顿时映出三重影子,供桌上的铜镜突然映出陌生少女的笑靥——那眉眼间的朱砂痣,分明是玉儿胎里带来的印记!



一、

赵老先生站在城隍庙的门前,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上,空中弥漫着阵阵香火的气息。庙内香烟缭绕,神像静穆,空气中充满了古老的神秘感。赵老先生的心中却无法平静,失去女儿的痛苦让他几乎无法入睡。尽管他夜夜祈祷,渴望能在梦中再见到女儿赵玉儿的身影,但多年来,那个熟悉的面庞始终未曾出现。每次他闭上眼睛,心中充满了对女儿的思念和未解的疑惑。

这已经是赵老先生失去赵玉儿三年后的某个傍晚。每天他都在这个问题上徘徊,为什么她不来托梦?难道她已经忘记了他?他是否做错了什么?这些问题纠缠不休,让他无法自拔。

她究竟怎么样了?”这是赵老先生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他每天都陷入深深的思索,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再次见到赵玉儿,或者从她那里得到某种安慰。这种痛苦让他身心俱疲,直到有一天,他听说了城南庙里有一位得道高僧,能够解开世人心中的疑惑。赵老先生觉得,或许这位高僧能够为他指点迷津。



那天,赵老先生来到了城隍庙。他的心情紧张而急切。庙内的香火旺盛,热烈的火光与清新的空气交织在一起,给整个庙宇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赵老先生一步步走向神像前,向城隍爷恭敬地祈祷,心中期盼着得到答案。

就在他祈求完毕,准备离开庙中时,他无意间看到庙角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目光深邃,似乎洞察了赵老先生的内心。赵老先生好奇地走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感动。他向老僧行礼:“施主心中有疑,是否能请高僧解答一二?

老僧的声音柔和而富有力量,似乎带着某种超然的气息。“施主有何疑问,尽管讲来。”他缓缓说道,眼神如水般深邃。

二、

赵老先生将自己这些年来的困惑一一诉说,特别是女儿未曾托梦的事情。每当他做梦时,总会有陌生人出现在他的梦中,而他深爱的女儿赵玉儿,却始终没有现身。他渴望得到一个答案,希望能够从这个高僧那里获得一丝安慰。

老僧静静听着,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说道:“梦境的来源有很多种,施主所说的未必是孤例。”他指了指周围的香火,“梦境,一种是由心念所生,一种由前世因缘所至,第三种,则是神鬼托梦。

赵老先生愣住了,心中有所触动:“那么,我的女儿为什么没有托梦给我呢?

老僧眼神闪烁,似乎看透了赵老先生的内心:“亡魂托梦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