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和谢灵运,乃是东晋时期的名人,一位精通书法,被人誉为“书圣”,另一位则是文学家,号称“山水诗派”开山鼻祖,观察名号,2人似乎没有联系,可是翻看史册,谢灵运乃是王羲之的曾外孙。


王羲之书法光芒,掩盖他的诗词才华,同样谢灵运的诗词成就,令书法无人问津,古人常言“诗书不分家”,文学高超的人,自身的文艺修养和悟性,定然不俗,并且诗句的儒雅气质,会增强书法神韵。


论就意境,文学家的作品,胜过普通书法家,同时晋唐时期,笔法堪为“家传秘宝”,非族人和徒弟,不得学习和继承,比如王羲之临终前,总结毕生经验,撰写一卷《乐毅论》和《笔势论》,想要传给儿子王献之。


当时特意叮嘱,曰:“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臧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诸友”,由此可见,想要学习纯正、准确的“二王”笔法,从魏晋的继承者入手,乃是最佳选择。


就像谢灵运,身为王羲之的后裔,自然深谙“家传秘法”,诗词天赋高,悟性和境界,远非常人可比,意韵深远,极具中华之美,而且就在近期,台北故宫有一新发现,谢灵运的18纸真迹出土,字字清晰无损,犹如初写一般。


它就是谢灵运《草书册》,全卷囊括18篇字帖,共计1000余字,大多是书信,或者不经意之作,篇幅简短,运笔流畅,展现最自然、最真实的书写状态

顺锋起笔,如春蚕食叶般轻盈,中锋行笔时,筋骨暗藏雷霆之力,转折处“折钗股”的圆劲,与隶意的古拙交织,恰似谢灵运笔下“池塘生春草”的自然意象。


字字变幻丰富,生动古雅,就像“山”字三竖错落参差,所用起笔方式,以及形态全都不同,把王羲之的用笔精髓,充分展现出来,东晋流传至今的真迹,数量极其稀少,特别是书法强劲的王羲之家族,作品更是屈指可数。


除了王珣《伯远帖》,这是仅存的18帖墨迹,艺术价值无法估量,台北故宫一直秘藏,如今终于公开,专家和学者看后,纷纷夸赞“不愧为王羲之后裔,字字妙到极致”,古代的名家见到此帖,亦是感叹不已。


卷尾撰写题跋,颜延之就题:“此册玉版飞霞,星辰忽动,玄香起浪,风雨旋来,盖极才人之致”,时常临摹,能通过清晰的墨迹,掌握精确“草法”,感受“二王”用笔习惯和技巧,便于之后临学历朝名帖。


而今,我们对谢灵运《草书册》,进行1:1超高清复刻,推出便携的经折装,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市面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