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桂英(沙枣花)
(我和母亲)
自从我呱呱落地后,在父母的呵护下我慢慢长大成人了。他们的爱是无声却深沉,平凡却伟大。当我从婴儿到年轻姑娘时,父母的爱如同春日里的细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我心田;又似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和煦,带给我无法言说的暖意。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纯洁的情感,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爱。这份爱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儿时在家,父母用一生的守护与付出,陪伴我慢慢长大成人。当我是婴儿时,父亲在部队工作,无暇顾及到我,是母亲用瘦弱的身躯慢慢把我养大。曾经听母亲说我一岁多时她抱着我到桌子上穿鞋子,我好动,一不留神地摇晃着往前磕到了对面橱柜的边上,当时额头上鲜血直流。母亲见状心痛至极,流下泪水用奶奶递过来的香灰堵住我额头上的伤口。然后和奶奶一起带我去找医生包扎伤口。至今我额头上还留下长长的痕迹,好似长长的抬头纹一样。等父亲回来后,一句责备母亲的话都没有,抱起我亲吻我柔嫩的小脸蛋。啊父母之爱,就是在这种不经意之中流露出来的。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学会走路,说话,学习。父亲天天上班养育我们姐弟四人。我的母亲有严重的心脏病,一辈子无法工作,就在家里当家庭主妇,抚育我们。他们给予我们的物资虽然微薄,但是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滋养却是无价的。母亲因为心脏的原因导致常常出现心脏疾病,每每救护车把她急救去医院治疗回来,她又天天起早为我们操心早餐,晚上给全家做晚餐。她说家里条件差,你们都在长身体的时候,得好好照料你们。让我们能有个好的身体,可以好好学习。她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在精神上滋养我们。这份爱无私而伟大啊!
(我的父亲)
后来我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报名去了边疆,参加屯垦戍边的工作。第一次远离父母呵护的翅膀,开始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遥远的边疆条件艰苦。但我不怕苦不怕累地参加边疆团场分配给我的所有任务,尽力而为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动力与父亲给予我的精神力量分不开的。除了每次从遥远的家乡寄来的信里,我可以体会到那慈父般的关怀和嘱咐。更重要的还是那精神食粮。父亲隔几个月会寄来许多《支部生活》给我看。我从书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动力。使我在连队劳动时不怕困难,有种勇往直前的感觉。
后来我当了一名人民教师,父亲又去我母校班主任那请教,给我寄来了好多本如何教书育人之类的书籍。就是这绵绵的爱,宝贵的精神食粮,使我在边疆的教育事业中有了巨大的进步。每次前进路上的微小成绩,除了自身努力之外,也离不开父母源源不断的爱与鼓励呀!
落叶归根后,我回到了第一故乡。遗憾的是父母已经不在了。他们已经都到天堂里去了。今日是清明节,思念天堂的父母。怀而不在,念而不得。好想再得到父爱母爱啊!然而现实一别再无了。只能在我的脑海里回放他们曾经给我的爱和精神力量。他们曾经给我的爱,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至今我仍然感觉到这份爱永在啊!
是的,世界上父母之爱永在!
写于2025年4月4日清明节
以此怀念天堂的父母
作者简介:张桂英(沙枣花),上海人。1964年5月支边进新疆,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近五十年,兵团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
编辑: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