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妈,您狠心不帮我们了,那我和小志以后也不会管您养老的!”女儿小雯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尖锐刺耳。
我攥紧了手机,胸口像压了块石头,呼吸都变得困难,挂了电话,我望着窗外的落日,泪水模糊了视线。五十五年的人生,从没想过会沦落至此,那个曾经甜甜叫我“妈咪”的小姑娘,如今却像个陌生人。
人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的心疼了一辈子,到头来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
我何尝不心疼我的女儿啊!那是我十月怀胎,拼了命生下来的骨肉,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宝贝。为了她,我可以付出一切,可以忍受所有苦难。
只是没想到,我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宝贝女儿,会和她那个表面光鲜的老公一起,变成了啃食我血肉的白眼狼......
01
我叫石丽芳,今年五十五岁,一个普通的母亲。我出生在小县城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工厂工人,母亲是小学老师。那个年代,条件艰苦,但胜在家风淳朴。父母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吃苦耐劳。高中毕业后,我没能考上大学,便回到家乡,在一家国营商店当了售货员。
二十三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比我大两岁的老刘。
他是个老实巴交的木工,不善言辞,但心地善良,做事踏实。我们门当户对,很快就确定了关系,结婚后生活虽然清贫,但也其乐融融。
婚后两年,我生下了女儿小雯。那是个冬天的夜晚,大雪纷飞,我在医院里整整疼了十八个小时,生产时大出血,差点连命都没了。
可当护士把小雯抱到我面前时,看着那张皱巴巴的小脸,所有的疼痛和委屈都烟消云散了。那一刻,我对老天发誓,这辈子一定会好好疼她,保护她,给她最好的一切。
小雯从小就聪明伶俐,三岁就能背唐诗,五岁就会简单的算术。看着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我和老刘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女儿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能让她像我们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九十年代初,国营企业改革,我所在的商店被私有化,我失去了铁饭碗。为了生计,我和老刘东挪西借,开了一家小小的日杂店。
那时的日子实在艰难,白天在店里忙活,晚上还要照顾年幼的小雯,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但只要看到小雯一天天长大,健康活泼,我就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我们省吃俭用,把有限的收入都用在了小雯身上。好的学区房、各种特长班、补习班,但凡对她有益的,我们都尽力满足。
老刘甚至接了很多夜活,就为了多赚点钱给女儿创造更好的条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后来又考入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看着她穿着学士服的照片,我和老刘眼里噙满了欣慰的泪水。我们心想,苦尽甘来了,女儿有出息了,我们这些年的付出没有白费。
大学毕业后,小雯在一家公司做了行政助理,工资虽然不高,但也能养活自己。
两年后,她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小志,一个在外企做销售的年轻人。小志看起来体面阳光,说话做事很有礼貌,我和老刘都挺满意这个准女婿。
人心难测,世事难料。我怎么也没想到,这看似完美的一切,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的开始。而我,这个溺爱女儿的普通母亲,就这样一步步走进了他们编织的情感陷阱。
02
一切都要从三年前说起。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周日下午,我正在店里整理货架,小雯突然带着她男朋友小志来了。
小雯从小就是个会撒娇的姑娘,一进门就搂着我的胳膊,笑得特别甜:“妈,我和小志打算明年结婚了。”
我放下手中的活,笑着打量着这个未来女婿。小志看起来挺精神,穿着得体,说话也客气,在一家外企做销售,月薪据说有一万多。
我和老刘虽然只是开着一家不大的日杂店,但日子过得还算滋润,攒下了一笔积蓄,原本是打算养老用的。
饭桌上,小雯忽然提起了买房的事:“妈,现在房价涨得厉害,我和小志看上了一套学区房,首付我们能凑齐,就是每个月的贷款有点紧张...”
我心里一动,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想起了她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小雯是我们盼了好几年才得来的孩子,从小就聪明懂事,上学时成绩一直不错,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行政,虽然工资不高,但也算稳定。
为了让她不输在起跑线上,我和老刘省吃俭用,给她报各种补习班,大学四年的学费生活费也都是我们承担的。看着女儿长大成人,找到不错的对象,作为父母,我们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你们打算买哪里的房子?贷款多少?”我放下碗筷,问道。
小志连忙回答:“阿姨,我们看的是明湖花园,总价320万,首付我们能凑够30%,就是每个月要还贷款一万三左右,我们两个现在的收入有点紧张...”
我和老刘对视一眼,心里大概有了计划。
几天后,我们做出了决定:每个月帮他们还6500元的贷款,为期二十年。这几乎是我们退休金的一半,但为了女儿,值得。
“妈,您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小雯抱着我,眼泪都流出来了,“等我和小志以后挣钱多了,一定好好孝顺您和爸!”
女儿女婿的婚礼很快就办了,规模不算大,但也体面。
小志的父母看起来挺和气,他爸爸程先生是个粗糙的农村人,手掌厚实,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在地里劳作的农民。他说话声音不大,略带乡音,举止朴实,见到我们时显得有些拘谨。
小志曾经告诉我们他爸在国企上班,但看他的样子,更像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我心里有些疑惑,但也没多想。
他妈妈王女士打扮得很时髦,说话声音很大,自称是做服装生意的。婚礼上,他们家送了不少礼物,看起来挺大方的,让我心里也踏实了些。
婚后,小雯和小志搬进了新房,我每个月按时转6500到女儿的账户。
开始的几个月,小雯常带着小志回来吃饭,有时还会买些水果零食,虽然比不上以前那么亲近,但亲情还在,我也很满足。
直到那天,我去超市购物,意外遇见了住在我家楼下的张阿姨。
她热情地跟我打招呼,然后一脸羡慕地说:“石姐,听说你前阵子跟女儿女婿一起去马尔代夫旅游了?那边好玩吗?我看小雯朋友圈发的照片,真是美得不得了,你们玩得开心吧?”
我愣住了。马尔代夫?我和小雯一起去马尔代夫?这是从哪里来的消息?小雯从没在我面前提起过她去马尔代夫的事,更别说带我去了。我也不玩那些社交软件,根本不知道她发了什么照片。
“张姐,您是不是搞错了?我没去过马尔代夫啊。”我困惑地回答。
张阿姨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啊?不是吗?那可能是我看错了。小雯在照片里穿得那么漂亮,我还以为你们全家都去了呢。现在的年轻人,生活真是好啊!”
回家后,我试探着问老刘:“你知道小雯最近去马尔代夫旅游的事吗?”老刘一脸茫然:“没听她说过啊,她不是说工作忙,没时间回来吗?”
我心里第一次泛起了一丝不安。
当晚,我偷偷登录了小雯许久前教我注册的社交账号。
几经周折找到她的主页后,我惊呆了——朋友圈里全是各种奢侈品、高档餐厅、旅游照片...最新的一条是在某品牌店,配文“老公送的周年礼物,爱死了!”照片上的包,我虽然不认识牌子,但看样子就知道不便宜。更让我震惊的是,小雯和小志在国外的照片中姿态张扬,举止奢华。
有张照片里,他们站在水上别墅前,小志一手搂着小雯,一手高举香槟,配文“年薪百万的生活就是不一样”。还有一张是小雯穿着名牌裙子,戴着墨镜,手上提着好几个购物袋,笑容灿烂地写着“血拼一天,老公的信用卡差点被刷爆”。看着这些照片,我的手不停颤抖,心像被刀割一样疼。
这哪是什么“工作忙”?分明是在尽情享乐,挥霍无度!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那个曾经懂事的女儿吗?我们含辛茹苦省下来给她的钱,就这样被她和女婿当成了过奢侈生活的资本?
我的心沉了下去。
每个月拿出大半退休金给女儿还房贷,自己却从没想过去这样的地方消费。老刘的腰椎间盘突出已经拖了大半年,就因为舍不得钱做手术。而女儿,却在过着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次日,我约小雯出来吃饭,想当面了解情况。
03
“妈,您找我有事?”小雯迟到了半小时,匆匆赶来,手上提着几个名牌购物袋。
“听说你去马尔代夫了?怎么没告诉妈妈?”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小雯脸色微变:“就是公司组织的团建,没几天,也没什么好说的。”
我心里一阵刺痛,她居然在撒谎。那些照片明明是和小志一起去的,根本不是什么公司团建。
“那你手上这些包,花了不少钱吧?”
“妈,您怎么突然关心这个?”小雯有些不耐烦,“我都这么大了,花点钱买东西很正常吧?再说了,这是小志送我的礼物,用的是他的钱。”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傲慢,好像在说“我现在生活好了,不需要你来管”。这让我心里更加难受。
“小雯,妈不是要管你,就是...”我犹豫了一下,决定直说,“你们买的房子,每个月贷款一万三,我和你爸每个月给你们6500,你们自己只需要还6500,应该还是很轻松的吧?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钱去旅游买奢侈品呢?”
小雯的表情顿时冷了下来:“妈,您这是在批评我吗?当初是您自己说要帮我们的,现在又来指责我们花钱?我和小志的工资也不低,凭什么不能享受生活?”
我一时语塞,心里又酸又疼,饭吃到一半,小雯接了个电话,说公司临时有事,匆匆离开了。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第一次感到,女儿似乎变得有些陌生。
回家的路上,我脑子里一片混乱。女儿的话没错,当初确实是我们主动提出要帮忙的,可我没想到他们竟然把省下来的钱花在这些奢侈品上。老刘还在为省钱坐公交上下班,我自己买件百元的衣服都要犹豫半天,而女儿却在花着几万元去国外旅游。
这种落差,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留心观察女儿的生活。通过社交媒体,我发现小雯和小志的生活确实比我想象的要奢侈得多。新款手机、名牌衣服、高档餐厅...几乎每周都有新消费。
有一次,我在她朋友圈看到一张购物小票的照片,单是一顿饭就花了三千多,几乎是我和老刘半个月的生活费。
老刘看我心事重重,问我怎么了。我犹豫再三,还是把事情告诉了他。
“孩子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也不能太干涉。”老刘叹了口气,“只要他们能按时还房贷,不找我们额外要钱,其他的就随他们去吧。”
我勉强点头,但心里的疙瘩却越来越大。
一个月后,小雯突然带着小志回来吃饭。一进门,我就注意到小志手腕上的名表,闪闪发光,一看就价值不菲。
饭桌上,小雯忽然提起:“妈,我们打算要孩子了,现在的房子有点小,想换个大一点的,您看能不能...”我的心猛地一沉,还没等她说完,老刘就开口了:“你们不是才买了房子吗?才住了不到一年,就想换?”
小志解释道:“叔叔阿姨,现在不是要二胎政策嘛,我们想早做打算,先换个大房子。旧房子卖了首付就够了,就是新房子贷款可能要多一些...”
“多多少?”我冷静地问。
小雯和小志对视一眼:“现在看的那套房子总价480万,比现在的要多出150万左右,每个月贷款可能要增加到一万八...”
老刘脸色变了:“你们的意思是,要我们每个月再多出几千块?”
“爸,您别这么说嘛,”小雯撒着娇,“又不是让您全出,我们也会多还一些的。再说了,这也是为了以后的孙子孙女考虑啊!”我沉默不语,脑海中闪过女儿那些奢侈的生活照片,心里一阵发堵。
我放下筷子,平静地说:“小雯,妈妈的退休金就那么点,每个月拿出6500已经很吃力了,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要过...”
小雯的脸立刻拉了下来:“妈,您的意思是不愿意帮我们了?当初买房子是您自己说要帮我们的?”
我深吸一口气:“当初是看你们确实需要帮助,妈妈力所能及地帮忙。但现在你们动不动就去国外旅游,买名牌包包,连手表都戴几万的,还说手头紧?”
“那是我们自己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小雯提高了声音,“您管得也太宽了吧?我还以为您是真心为我好,原来是在计较这些钱!”气氛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
最终,小雯和小志摔门离去,留下我和老刘面面相觑。
那晚,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曾几何时,女儿还是那个会依偎在我怀里撒娇的小姑娘,如今却因为金钱变得面目全非。更让我心寒的是,他们似乎把我和老刘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一旦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就翻脸不认人。
第2天, 小雯发来短信,语气生硬地表示她和小志会自己想办法,不用我们操心了。接下来的一个月,她再也没有联系过我们。
这期间,我偶然得知了一个消息,顿时让我如坠冰窟。
04
那天,我去菜市场买菜,遇到了小志的远房表姐。寒暄几句后,她提到:“嫂子,你们给小志他们贷款帮忙了吧?他爸前两天还在我们家吹嘘呢,说让儿子娶了个好媳妇,丈母娘大方,每个月倒贴六千多,他们家都省下不少钱,准备再买辆车呢。”
我愣在原地,手中的菜篮差点掉到地上。
“小志他爸不是在国企上班吗?他们家条件不是很好?”我强忍着心中的震惊,试探着问道。
表姐一脸诧异:“什么国企啊?程哥早就下岗好几年了,一直靠做点小生意维持,前几年还欠了一屁股债,差点被追债的堵上门。不过最近确实好多了,听说就是靠儿子结婚后省下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