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刘梦手里攥着那一沓百元大钞,手心里全是汗。
她看着眼前的银行柜员,又看了看那张写着“假币”的鉴定单。
“这钱就是从你们银行取出来的,前天下午四点二十三分,你们3号窗口,我取了整整十万。”
她把声音压得很低,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银行柜员抬头,眼神平静得有些冷漠。
“女士,我们无法确认这些假钞是从我们银行支取的。”
“您离开银行后,钱款经过了何人之手,我们无从得知。”
刘梦突然笑了,那是一种让人后背发凉的笑。
“你确定要这么说?那好,我们慢慢来。”
01
石家庄的春天来得总是姗姗来迟。
四月的风还带着一丝凉意。
刘梦站在自己服装店的门口,看着对面新开的那家女装店。
新店的装修很气派,落地窗,水晶灯,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LED屏幕在播放服装走秀。
她知道,自己必须做出改变了。
五年前,她在这条街上开了这家小店,当时这里还算是城市的边缘地带。
现在城市扩张,这里成了新兴商圈,租金翻了三倍,但她的店面还是原来的样子。
丈夫李刚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儿子小宇。
生活的重担大部分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八点准时开店。
中午顾客少的时候,她会自己带饭,在柜台后面简单吃上几口。
晚上九点关店,回家还要准备第二天一家人的早餐。
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忙碌地过着。
手机响了,是李刚的电话。
“老婆,扩店的事情考虑得怎么样了?”
李刚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疲惫。
刘梦叹了口气:“我决定做了。”
“对面新开的那家,听说第一个月就赚了三万多。”
她看着自己破旧的店面,心里有些酸涩。
“那就按我们说的,用存的那十万先扩大规模,装修一下店面,进些新款。”
李刚的声音里透着鼓励。
“嗯,我准备明天去银行取钱。”
刘梦低声回答。
“去哪家?”
“就城区那家建设银行吧,离得近。”
“行,取完给我发个信息。”
李刚顿了顿,又说,“老婆,辛苦你了。”
刘梦挂了电话。
她看着自己店里过时的装修和款式老旧的衣服,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明天就去取钱,然后联系装修公司,再去批发市场进新款。
如果顺利的话,两周内就能重新开业。
想到这里,她的心情好了一些。
晚上回家,小宇已经睡了。
餐桌上留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是儿子给她煮的。
这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妈妈工作辛苦。
刘梦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她默默地吃完面条,收拾好厨房,拖了拖地,又检查了门窗。
躺在床上,她开始计划明天的行程。
先去银行取钱,再去装修公司询价,然后去批发市场看看新款。
她需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十万元,对她来说是一笔巨款。
那是她和李刚结婚十二年来,省吃俭用才存下的。
本来是准备给小宇上大学用的,现在却要拿来扩大店面。
她只希望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带着这样的心情,刘梦渐渐睡去。
02
第二天上午十点。
刘梦站在银行的自助取款区域,犹豫了一下。
十万元,对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自助取款有限额,还是得找柜台办理。
她排在了3号窗口的队伍里。
前面有四个人,她耐心地等着。
银行里的空调开得很足,但她还是感到有些燥热。
她不断地看表,计算着时间。
取完钱后,她还要去装修公司谈价格,下午还要去批发市场看货。
半小时后,终于轮到她了。
“您好,请问办什么业务?”
柜员是个年轻女孩,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疲惫。
“我要取款,十万。”
刘梦递过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
柜员接过证件,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会儿。
“请输入密码。”
刘梦输入六位数密码,然后在柜员推过来的单子上签了字。
柜员起身,走向后面的库房。
刘梦注意到她和旁边一个男柜员交换了一个眼神。
不过她没有多想,可能只是同事间的日常交流。
大约五分钟后,柜员回来了,手里拿着几沓崭新的百元大钞。
“请您当面点一下。”
确认无误后,她把钱放进了准备好的挎包里。
“谢谢。”
“不客气,请收好您的钱款。”
柜员微笑着说。
刘梦离开银行时,看了一眼手表:11点23分。
事后回想起来,这个时间点仿佛是命运给她设下的一个标记。
走出银行,阳光刺眼。
刘梦下意识地抱紧了挎包。
十万元,一百张崭新的百元大钞,就在她的包里。
她马上给李刚发了个短信:“钱已经取好了,正去装修公司。”
李刚很快回复:“注意安全,钱保管好。”
刘梦微微一笑,丈夫总是这么关心她。
她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市中心的一家装修公司。
在装修公司,刘梦和设计师讨论了初步方案。
按照她的预算,简单装修店面需要三万左右。
时间紧迫,她希望一周内能完工。
设计师表示会尽力满足她的要求,但需要先支付一半定金。
“我现在只能给你一万定金,剩下的等我去批发市场看完货再决定。”
刘梦说。
设计师同意了,一手交钱一手签合同。
刘梦从包里小心地取出一万元,交给对方。
设计师没有多想,收下钱,开了收据。
随后,刘梦直奔批发市场。
市内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位于城南,是一个巨大的四层建筑。
各种风格、各种价位的服装应有尽有。
刘梦和王老板已经合作了五年,对方一直给她提供稳定优质的货源。
批发市场人声鼎沸,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王哥,我这次想进一批新款,走中高端路线。”
刘梦在王老板的档口前坐下。
王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精明但讲信用。
“行啊,我这刚到了一批新货,都是从广州过来的,款式新,质量有保证。”
“我先看看样品。”
王老板拿出几件样衣,刘梦仔细端详,触摸面料,检查做工。
“这批我要了,先付五万定金。”
刘梦从包里拿出五叠钞票,每叠一万。
03
王老板笑着接过钱,习惯性地开始清点。
刘梦注意到他的表情突然变了。
“怎么了?”
王老板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出一台小型验钞机,把其中一张钞票放了进去。
机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梦姐,这钱有问题。”
刘梦愣住了:“什么问题?”
“假的。”
王老板的声音很低,但刘梦感觉像是被人狠狠打了一拳。
“不可能!”
刘梦几乎是脱口而出,“这钱是我今天上午刚从银行取出来的!”
王老板又试了几张,结果都一样。
他把钱递回给刘梦:“你自己看看,水印不对,纸张也不对。”
刘梦接过钱,仔细观察。
她不是专业人士,但凑近了看,确实能发现这些钞票和真钱有细微的差别。
“我今天上午才从银行取的,放在包里,一直没动过。”
刘梦的声音在颤抖。
王老板摇摇头:“梦姐,我相信你。但这钱确实是假的,而且是很拙劣的仿制品。”
刘梦的心沉到了谷底。
十万块,她和李刚省吃俭用存了三年的钱。
“我得马上回银行。”
“要我陪你去吗?”
“不用,我自己去。”
刘梦声音发抖,但眼神坚定。
她几乎是小跑着离开了批发市场。
在路上,她给李刚打了电话。
“老公,出大事了。”
电话那头李刚的声音充满担忧:“怎么了?”
“我从银行取的十万块,是假的。”
“什么?你确定?”
“王哥用验钞机验过了,全是假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现在在哪?”
“我准备回银行。”
“好,你先去,我马上订机票回来。”
挂了电话,刘梦感到一阵眩晕。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银行。
“师傅,麻烦快一点,我赶时间。”
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司机看了她一眼,踩下油门:“遇到什么麻烦了?”
刘梦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抓着包,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二十分钟后,出租车停在了银行门口。
刘梦付了钱,匆忙下车。
银行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
刘梦径直走向3号窗口,还是上午那个年轻女柜员。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柜员礼貌地问道。
刘梦深吸一口气:“我上午在这里取了十万元,但钱是假的。”
柜员的表情明显变了:“您能出示一下那些钱吗?”
刘梦把钱放在柜台上。
柜员拿起几张仔细查看,然后按了柜台下的某个按钮。
04
很快,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走了过来。
“女士,请跟我来一下。”
刘梦被带到了一个小会议室。
男人自我介绍是银行的大堂经理张磊。
“刘女士,您说这些钱是从我们银行取出的?”
“是的,今天上午11点左右,就在3号窗口。”
张磊检查了几张钞票:“确实是假币。但我们银行有严格的现金管理流程,不可能支付假币给客户。”
刘梦感到一阵愤怒:“那你的意思是我在撒谎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您离开银行后,这些钱可能经过了其他人之手...”
“没有!”
刘梦几乎是喊出来的,“我从银行取钱后直接回家,然后下午去了批发市场,钱一直在我包里!”
张磊的表情依然平静:“您有证据证明这些钱是从我们银行取出的吗?”
刘梦一时语塞。
她确实没有直接证据。
“我要见你们的负责人。”
她的声音很坚决。
张磊离开会议室,十分钟后,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
“刘女士,我是周林,这家分行的副行长。”
周林坐下后,直奔主题:“张经理已经向我汇报了情况。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没有确凿证据,我们无法确认这些假币是从我们银行支付的。”
刘梦握紧拳头:“那我该怎么办?十万块就这么没了?”
“您可以选择报警,但...”
周林的话中有明显的暗示。
警方也很难认定责任。
刘梦突然站起来:“好,我知道了。”
她拿起假钱,转身离开了银行。
站在银行门口,刘梦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她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看着手中的假钞,她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
走了几步,她停下来,擦干眼泪。
不,她不能就这样认输。
她掏出手机,再次拨通了李刚的电话。
“老公,我刚从银行出来。他们说没有证据证明假钱是他们给的。”
“混蛋!”
李刚罕见地爆了粗口,“我已经订好机票了,晚上七点到。你先回家休息,别自己一个人想太多。”
挂了电话,刘梦决定先回家。
一进家门,小宇就迎了上来。
“妈,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
看到母亲憔悴的脸,小宇担忧地问。
刘梦勉强笑了笑:“没事,就是有点累。店里有点事,处理好了。”
她不想让儿子担心。
小宇似乎看出了什么,但没有追问,只是说:“那你休息一会儿吧,我去给你倒杯水。”
刘梦躺在沙发上,感到一阵疲惫。
她闭上眼睛,试图理清思路。
这十万块钱是她和李刚多年的积蓄,不能就这样没了。
但银行明确表示没有责任,她又该怎么办?
小宇端来一杯热水:“妈,你和爸爸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刘梦看着儿子关切的眼神,突然感到一阵心疼。
“没事,就是生意上的小问题,爸爸晚上回来。”
她强打精神说。
小宇点点头,没有再问。
这个懂事的孩子,总是能感受到大人的情绪。
05
晚上七点,李刚回来了。
看到妻子憔悴的样子,他心疼不已。
“别担心,我们一定能拿回这笔钱。”
他紧紧握住刘梦的手。
刘梦把白天的经过详细告诉了丈夫。
李刚听完,脸色铁青:“这个银行太过分了!明明是他们的错,还想推卸责任。”
“但我们确实没有证据证明假钱是从银行取出的。”
刘梦无奈地说。
“明天我陪你去银行,再跟他们理论。”
李刚坚决地说,“如果不行,我们就找律师。”
第二天一早,他们夫妻俩就去了银行。
但结果和前一天一样,银行坚持没有证据就无法承认责任。
周副行长的态度甚至比前一天更加强硬:“我们已经查过监控,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如果您坚持认为是我们的责任,可以走法律途径。”
离开银行后,李刚决定咨询律师。
通过朋友介绍,他们联系到了当地知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律师李律师。
李律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很精明。
听完他们的叙述,李律师皱起了眉头。
“这种情况确实比较难处理。银行一般会推卸责任,因为很难证明假币确实是从银行取出的。”
“那我们就认栽?”
李刚有些激动。
李律师摇摇头:“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你们记得取款时的具体细节吗?比如柜员有什么异常行为?”
刘梦仔细回忆:“她在取钱时离开了柜台一会儿,去了后面的库房。”
“大约多长时间?”
“五分钟左右。”
李律师点点头:“我们需要查看银行当天的监控录像,但这需要法院的调取令或者警方介入。”
“我们已经报警了,但警察说调查需要时间。”
李刚说。
“第三,我们可以调查一下最近银行有没有内部人员调动或者其他异常情况。”
李律师的话给了他们一丝希望。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刘梦问道。
“先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和证据。包括取款时间、柜员姓名、取款凭证等等。同时,我会以你们的名义向银行发一封律师函,要求他们保存相关证据。”
李律师的专业态度让刘梦和李刚感到一丝安心。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开始了艰难的调查。
李刚暂时没有回外地工作,而是留下来帮助妻子。
他们通过各种关系打听银行的内部情况。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梦在小区遇到了一个也在那家银行办过业务的邻居。
“哦,那天我也在银行,就坐在等候区。我记得你,因为你取了很多现金,我当时还在想你是不是做生意的。”
刘梦心跳加速:“你有没有注意到什么异常情况?”
邻居皱眉思考:“没什么特别的... 等等,我记得你办业务的那个柜员,好像和旁边一个男柜员小声说了什么,然后那个男的出去了一会儿。”
这个信息让刘梦精神一振。
06
同时,李刚从朋友那里得知,那家银行最近确实有内部人员调动,有两名柜员被调往了其他分行。
他们立即把这些信息告诉了李律师。
李律师若有所思:“这些都是间接证据,还不足以指证银行。我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他建议刘梦去找当地的货币鉴定专家,看看能否从假币本身找到线索。
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他们联系到了市公安局的一位退休货币鉴定专家王教授。
王教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戴着老花镜,仔细检查了假币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这批假币很可能来自同一个源头,因为它们的缺陷特征高度一致。而且,从制作工艺来看,并不是特别专业的仿制品。”
“这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吗?”
李刚问道。
王教授谨慎地说:“我不能官方鉴定,但以我的经验,这批假币很可能是近期内制作的,而且可能是由同一个小型作坊生产的。”
刘梦和李刚将这一信息告诉了李律师。
李律师决定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他联系了当地的一家媒体,一位记者对这个案例产生了兴趣。
“消费者从银行取到假币,银行拒不承认,这是一个典型的消费者权益案例。”
记者这样评价。
当记者开始调查这个案例时,事情开始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社交媒体上开始讨论这个事件,有人分享了类似的经历,也有人质疑刘梦的说法。
压力开始向银行转移。
银行内部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案例。
周副行长亲自打电话给刘梦,语气明显软化。
“刘女士,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能否请您再来一趟银行?我们想再次了解当天的详细情况。”
刘梦和李刚商量后,决定接受邀请,但坚持要律师陪同。
在银行的会议室里,除了周副行长,还有银行的法律顾问和安保主管。
周副行长的态度比上次客气了许多:“刘女士,我们银行一直重视每一位客户的权益。关于您反映的问题,我们正在进行全面调查。”
法律顾问接过话题:“但目前我们仍然没有发现证据表明这些假币是从我们银行支付的。”
李律师冷静地回应:“那么,贵行是否愿意配合调查,提供当天的监控录像?”
安保主管微微皱眉:“监控录像是银行的内部资料,需要法院调取令。”
谈话再次陷入僵局。
离开银行时,刘梦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和失望。
李刚搂住她的肩膀:“别灰心,我们还有其他办法。”
刘梦摇摇头:“十万块就这么没了,我们还能怎么办?”
07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号码。
“您好,请问是刘梦女士吗?”
一个陌生的男声。
“我是。”
“刘女士,我是建设银行的一名员工。关于您的假币问题,我有些信息想告诉您,但不能在银行里说。”
刘梦心跳加速:“您是哪位?”
“这不重要。如果您想了解真相,今晚八点,在市中心公园的东门口见面。”
对方挂断了电话。
刘梦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李刚和李律师。
李律师表示担忧:“这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是真的内部人士。无论如何,不能单独前往。”
当晚,刘梦、李刚和李律师提前到达了约定地点。
李律师还带了一名助手,在远处警戒。
八点整,一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男人走了过来。
“刘女士?”
刘梦点点头,心跳如鼓。
“我不能暴露身份,但我可以告诉您,最近银行确实收到过一批没有经过严格检验的现金。”
男人压低声音说。
“你有证据吗?”
李律师问道。
男人递给他们一个信封:“这里有一份内部备忘录的复印件,上面提到了这批现金。但这不足以直接证明您取到的就是假币。”
“那我们该怎么办?”
刘梦问道,声音有些发抖。
“找到直接证据。取款时银行会有记录,如果您能找到与这批假币相关的任何直接线索,比如序列号或者特殊标记,那就有突破口了。”
男人说完,迅速离开了。
信封里的备忘录确实提到了一批“待验证”的现金,但语焉不详,没有具体说明这批现金的来源和去向。
李律师检查了备忘录:“这个文件看起来是真的,但法律效力有限。我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回家的路上,刘梦陷入了沉思。
这个神秘人的出现,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银行内部可能确实出了问题。
但如何证明这些假币就是从银行取出的,仍然是个难题。
接下来的日子,刘梦反复回忆取款那天的每一个细节,希望找到被忽略的线索。
她翻遍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检查了当天穿的衣服,但一无所获。
李刚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也许我们可以从银行系统入手。每笔取款都有记录,如果能够证明你取款的时间点与那批'待验证'现金的流出时间吻合,就有突破口了。”
他们再次咨询了李律师,后者表示这需要专业的金融系统分析,而且银行不太可能自愿提供这些敏感信息。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刘梦和李刚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装修公司的人已经开始催促,他们需要确认是否继续装修计划。
批发市场的王老板也打来电话,询问什么时候能下订单。
生活的压力让刘梦几乎喘不过气来。
就在他们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命运之手悄然转动。
那天傍晚,刘梦望着窗外的落日,绝望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十万元,就这样没了...”她喃喃自语。
李刚出门买菜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
她机械地整理着衣柜,仿佛要把生活中的无力感一并整理走。
忽然,她拿起了那件当天取钱时穿的深蓝色外套。
一种奇怪的直觉击中了她,像电流般通过全身。
外套有些沉,不同寻常的沉。
她颤抖着伸手探进右边口袋,指尖触到了一片冰凉的纸质物。
心跳声在耳边轰鸣。
刘梦缓缓掏出那张折叠的小纸片,仿佛握着一枚即将爆炸的炸弹。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它,瞳孔骤然收缩。
“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