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人的清军打不过英国的两万人,有人会想,不至于吧,80万人一人吐一口唾沫也能淹死那两万人啊,但结果就是清军输得很惨。

开头

很多人说鸦片战争是因为英军船坚炮利,清军器不如人。船坚炮利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原因,但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只归结为船坚炮利还是不够的。清军在本土作战,理应能够以逸待劳,还能充分补给。可当我们阅读真实的战场数据时,发现清军的兵力优势全无,很多时候本土作战的清军非但无法以逸待劳,反而常常疲于奔命。为何会这样呢?



清军

清军军力状况

1.八旗军

这要从清军的编制谈起,清军有八旗兵和绿营兵。八旗兵总计20万人,分为“京营”和“驻防”,京营屯扎于北京及其周边区域,有十万人。剩下的十万人是驻防,分散于全国各地。驻防在黑龙江、吉林、盛京的八旗用于保卫满清的发祥之地。驻防在察哈尔、热河、密云、山海关的八旗用于监视北方的蒙古,保卫京师。驻防在内地的各个行省的八旗用于监视各自的省份。



八旗

2.绿营兵

绿营兵有60万人,除了1万人是京师巡捕之外,其余兵力全部部署在全国各地。绿营的体制依照级别自上而下分别为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总督统领的兵称为“督标”,督标通常有2到5个营。巡抚统领的兵称为“抚标”,抚标一般有2到3个营,提督都统的兵叫做“提标”,提标一般有3到5个营。总兵统领的兵称为“镇”,副将统领的兵称为“协”,协之下是“营”,营是一个基本的作战单位。营的长官包括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共分四级。营的人数没有固定编制,通常在200至1000人之间,取决于驻守地区的需求。譬如当时守卫吴淞口的吴淞营拥有1100人,这属于编制较大的营了,其中有200名驻守在吴淞西炮台,其余的八百多名士兵分散于各个县城和35处汛地,每一处汛地有的驻兵几人,有的驻兵十几人或者几十人,驻防极为分散。



绿营军旗

清军驻扎状况

清军为何要分散驻防呢?在鸦片战争之前多年,清朝没有特别强大的外部敌手。由于当时还没有警察,朝廷便让清军负责国内的稳定,维护日常社会的秩序,主要包括城市的治安,镇压盗匪,看守监狱,协助关卡征税、稽查鸦片走私等等,这种任务需要众多且分散的士兵。其次,朝廷为了监视老百姓,防止有人造反,让清军在各个市集、要隘、道口以及险峻之地都设立了众多大大小小的哨卡来对付流窜的盗匪。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清朝是由少数民族掌控的政权,绿营是汉族人组建的军队。满清政权绝不能让汉人的绿营军队集中起来,因为这样会威胁到满清的统治。他们让八旗兵相对集中,让绿营尽量分散,集中的八旗可以防备分散的绿营。这样做有利于压制老百姓,却不利于集中抵御外敌。



绿营士兵

可以看出,清军是同时兼具警察、内卫部队和国防三种属性的军队,其中国防的属性最弱,警察的属性最强。清廷也不愿意让这些分散的绿营军放弃维稳的任务,全部投入外部作战,因外他们绝不能让满清对中国的统治受到威胁。当时的朝廷与老百姓隔阂太大,满清朝廷一直在防范老百姓,老百姓也认为和英国人的战争是朝廷的事,和他们没关系。所以说清军80万的总兵力真正能够投入到战争中的军队人数大打折扣。



士兵

清军调兵方法

鸦片战争实际交战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清军总计有22万人。这四个省份实际交战的地点是广东的虎门和广州,福建的厦门,浙江的定海、镇海、宁波和乍浦,还有江苏的吴淞和镇江,一共驻守了3万人清军,但他们无法完全投入战场,因为一定要保证原来的哨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国内没有战事的地方也是这样。清廷担忧紧张的局势下更要监视老百姓,防止他们趁机滋事,绝不能取消各地哨卡守军平日的维稳任务。只能从各地哨卡中抽调部分兵力,组成临时的编制前往战场。抽调成了清军在鸦片战争中唯一集结队伍的方式。



1841年8月,福建厦门参与作战的清军一共是5680人,其中当地福建水师提标有2000人,其余都是从各地抽调得。实际上驻守在当地的福建水师提标有4300人,这4300人当中只能抽出2000人参与作战,其余士兵还得执行日常的维稳任务。当时抽调士兵的方式是朝廷抽调各省的辅标,各个标营的长官又从分散的哨卡来抽调,每个哨卡抽调的兵力,有的几个人,有的十几个人,有的几十个人。这些零散的兵力集中到一起,兵与兵之间缺乏默契,有的将领甚至叫不出兵的名字。这样的军队怎么打仗。



山东巡抚托浑布上奏说:“各口岸调防弁兵三千余名,在沿海尚形单薄,在腹地已显空虚。”他的意思是,把山东内地的兵调3000人到口岸,内地哨卡的士兵就不够了。当时山东总兵力有两万人,调走3000人当地官员就感觉到手下维稳的任务都难以维持了,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抽调士兵有多难。



结尾

通过抽调,加上交战区的守军,朝廷在鸦片战争中一共投入了10万人的军队。这十万人是分了无数的批次被抽调到各个战区的。那英军的2万人是如何击败清军的10万人的呢?我们下期接着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