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潮声在台海回响

四月的海风掠过山东舰甲板,雷达屏幕上跳动的光点勾勒出台湾岛轮廓。

当东部战区“不设代号”的联合演训划破台海夜空,台北街头便利店店员刷到大陆军舰抵近花莲港的视频,恍惚间仿佛看见1683年施琅舰队冲破澎湖风浪的桅影,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有相似的印记



败逃者的末路总是相似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夺回台湾时,绝不会想到自己病逝仅四年,儿子郑经就自诩“东宁王国的延平王”,把反清复明的热血熬成割据的私欲。三百年后,蒋介石带着残兵败将退守台湾,将孙中山“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遗训篡改为“反攻大陆”。

历史总在证明:任何背离民族大义的流亡政权,终将沦为被时代唾弃的孤岛囚徒。

正如郑经当年妄图“依朝鲜例”换取独立遭康熙怒斥,赖清德近期演说中抛出“务实台独工作者”立场挑衅,中国政府同日强力驳斥,解放军海空力量立即投入台岛周边海域演训。

分裂者的剧本,连台词都懒得翻新。



磨剑者的智慧跨越时空

康熙为等一个收复战机隐忍二十年:待郑经中风暴毙、台岛内斗四起,才启用郑家旧部施琅突袭澎湖。如今大陆的耐心比康熙更从容:歼-20掠过海峡中线时,厦门台商投资区累计孵化超1200家台资企业;东风导弹锁定巴士海峡那刻,岛内青年正用“台胞证”注册杭州电商公司。

当年施琅率2.4万水师横渡黑水沟时,风帆战舰要借助季风才能启航。如今东部战区海、空、火各军种联合封控,在祖国强大的科技与制造水平保证下,从下达指令到完成部署只需数小时。当赖清德还在背诵“倚美谋独”的台词,大陆已把“要域封控”从战术术语变成可随意实现的事实。



统一的果实总在秋天成熟

1684年,清朝收复台湾后,大陆与台湾的交流,泉州茶商牵着骡马踏上鹿耳门码头,郑氏庙堂的香火与孔庙书声在台南交织。去年“海峡论坛”签约的127个闽台农业项目,让金门高粱与宁德菌菇在电商平台卖爆。

分裂的裂痕,永远抵不过血脉的重连。

康熙收复台湾后就开启了的康乾盛世,六十年时间把中国推上世界GDP榜首。当福建舰编队在台岛以东演练导弹齐射,国产航母正搭载台籍工程师巡航曾母暗沙。

这不是宿命论的轮回,而是中原文明对实现完成统一的必然要求。



当我们站在2025年的春天里回望,隐约感觉到施琅舰队激起的浪花正化作山东舰劈开的航迹。

可以想象:有网友在演训视频下留言:“小时候听爷爷讲施琅的故事,现在给孩子看歼-20绕岛直播。”

从历史中回顾,从热兰遮城到台北101大厦,从施琅《恭陈台湾弃留疏》到《反分裂国家法》,这些答案早已刻进中华民族的基因里。

当东部战区宣布“有能力挫败一切分裂行径”时,高雄渔船正载着凤梨驶向平潭码头,福建的机电化工产品正在台北港装卸。

你会告诉孩子这是危险的对抗,还是五千年文明终于要完成她的使命?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有相似的印记。当山东舰的航迹与施琅的帆影在台湾海峡重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声已震耳欲聋。



本文内容及数据均引用权威媒体和官方的公开报道,部分情节基于引用内容的文学化表达。文中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果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