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道光天朝上国的姿态一点都没有变,他以为革了林则徐的职,就等于为英国商人主持了公道,替他们伸了冤。道光钦点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接替林则徐。琦善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是满人贵族里能力很突出的一个人,和林则徐是一对冤家,当初道光让林则徐到广州去禁烟,琦善当时很不服气,认为这样的肥差让汉人林则徐占了,自己堂堂一个满人没道理不如他。这次道光革职林则徐,其实就是琦善在背后煽风点火,他怂恿道光皇帝说,从英国人呈上的照会文件可以看出,是由于林则徐销毁了他们的鸦片让他们蒙冤,所以这次英国人前来找事都是林则徐整的,道光也就信了。



林则徐和琦善

1840年11月29日,琦善抵达广州。这时候英国远征军司令 懿律得病了,义律取而代之成为首席全权代表。

琦善与义律广州和谈破裂

俗话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了反而不如没得到。琦善和义律接触几次下来之后如梦初醒,他后悔自己揽了一个绝对不敢揽的差事。英国人的胃口远远超出了他给道光皇帝当初的奏折。英国人不是来伸冤的,1840年12月初,义律态度坚决的将英方的要求全盘托出,要求琦善无条件接受,不然就开战。琦善当时脸都绿了,他知道肯定打不过。英国人要求赔偿被焚烧的鸦片款,中英官员平等往来,割让岛屿,赔偿商行欠款,赔偿出兵军费。面对强势的英国人,琦善有心答应,可怯于朝廷不允许,他唯一能给到的是惩办林则徐,准许英国人在广州恢复通商,他最多还有的权限就是可以私底下赔偿一部分被焚烧的鸦片款。但割让岛屿这种挑战国家主权的行为是万万没法答应的。后来英国人义律也开出了置换条件,如果能加开厦门、定海为通商口岸,就放弃割让海岛的要求。



琦善头皮发麻,道光派他来是给英国人伸冤的,如果答应英国人的这些要求肯定是要掉脑袋的。琦善玩起了文字游戏,和英国人打起了太极,想方设法拖住英国人,看能不能把这帮英国人给拖走。双方谈了一个月啥结果都没,义律终于忍不了了决定开战,等仗打完再谈。

沙角大角之战

1841年1月7日凌晨,虎门外海的海面上波光粼粼。驻守在虎门口大角沙角炮台的清军士兵紧紧监视着海上的状况。上午时刻,英军军舰出现在炮台不远处,炮口调整角度对准清军的防御工事猛轰炮击。虎门的炮台可以说是清朝当时最厉害的防御工事了,大大小小的火炮有600多口,水师提督关天培曾重新布置优化过,而且琦善将这里守军增援补充到了上万人,无论炮台的火力还是军队的规模可以说是极其豪华的。但这些豪华的防御工事根本经不住英军更先进船舰武器装备的降维打击。英军的战舰从正面进攻沙角炮台吸引守军,武装轮船拖带着小船运送地面部队从穿鼻岛南北两侧同时登陆,抄袭沙角炮台后侧抢占制高点,安置了野战炮的阵营向清军的营地攻击。在英军猛烈的炮火下,守军根本难以立足。守军无奈把大炮推入海里突围撤退。守军本来想引爆埋在地下的地雷,结果没成功。



沙角大角之战

清军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勇猛,激战中陈连升父子先后壮烈牺牲。确实是双方的武器装备和战术差太远了,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事先做了大量准备的清军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清军战死277人,受伤462人,英军只受伤了38人。这场战役让清军的士气大受挫折,在以后的战场上清军再也没有这么勇猛过。



《穿鼻草约》

英军向清军提出了谈判条件。关天培这时被打蒙了,琦善这时也破防了,他第一时间如实上报了广东大角沙角失守的消息。1841年1月27日,道光收到奏折后大为震怒。他认为英夷桀骜不驯,不能纵容。道光给琦善下发谕旨对英宣战,命令琦善与两江总督伊里布分别进兵广州。琦善非常纠结,他知道肯定打不过对方,他违背了道光的旨意,一直和英国人谈判,谈出了一个《穿鼻草约》,《穿鼻草约》大概的内容是割让香港、赔偿洋银600万元、中英官员平等外交、重开广州商务。这只是一个口头的约定,因为双方并没有谈妥,也没有签字。



《穿鼻草约》谈判过程

可是让琦善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穿鼻草约》被人泄露了出来,落到了林则徐手里。林则徐当时已经被免职了,但还没有离开广州。林则徐鼓动广东巡抚怡良把《穿鼻草约》奏报给皇帝。根据清朝的体制,总督和巡抚虽然级别上有差,但是互不同属,都是地方大员,可以单独上奏。清朝在一个地方的总督和巡抚整体上都不和,当时的广东巡抚怡良和刚上任的两广总督也是不停的内卷。



《穿鼻草约》内容

道光由“抚夷”变“剿夷”

怡良悄悄的把《穿鼻草约》的内容揭露到了朝廷,道光得知香港已被割让给英国,他痛斥琦善啥也不是,下令将刚上任的琦善革职擒拿进京,不但要抄家,还要斩监候。可以看出道光确实生气了,他委任原刑部尚书祁贡为新的两广总督,未到任前由广东巡抚怡良代理。道光否认《穿鼻草约》的条款,还封他的侄子御前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任命户部尚书隆文和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从内地各省抽调精锐之师持续向广东增兵。



道光

道光不明白的是,这根本不是将领无能的事,而是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调谁也没用。从鸦片战争最终战败的《南京条约》来看,还不如承认琦善谈的这个《穿鼻草约》呢。琦善已经被打醒了,道光还没醒,他认为天朝的军队是不可能被打败的,清朝势必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转变这种迂腐的传统观念。清廷不愿意承认《穿鼻草约》,其实英国外相巴麦尊也不想接受这个《穿鼻草约》,他认为香港是一个荒无人烟的荒凉小岛,根本不足以替代通商条约。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

清军向广东持续增兵,义律察觉情况不对决定先下手为强。2月26日,英军向虎门发起总攻,摧毁了所有的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也不幸战死,第二天,英军占领虎门口内的乌涌炮台,清军被俘和伤亡者各达千余人,其余大多不战而逃,英国战舰驶入黄埔,连续攻克琶洲炮台和琵州炮台,距离广州只有数公里。广州城笼罩在战争的迷雾之中。



关天培


鸦片战争广州之战有太多的惊天骗局,我们下期接着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