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攻入天京的李臣典看到了洪秀全留下的无数美女,顿时色心大起,当夜李臣典直接带着几十个美女进入洪秀全的寝宫,谁能想到这一次李臣典竟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李臣典,湖南新邵巨口铺镇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年幼时,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抚养他和弟弟,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家中连最基本的棺木都无法置办,只能将母亲草席裹尸,草草安葬。
他没有机会读书,而是通过卖马草谋生。聪明的他利用自己机智的头脑,在将马草卖出去后,再偷偷把它们买回,赚取了双倍的利润。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湘军经过巨口铺时。李臣典正提着泥鳅去集市上卖,光着膀子,身形瘦削,但眼中却透着一股精神和气质。当他看到气吞山河的湘军行进而过时,心中燃起了无限的向往。
曾国荃,湘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也留意到了这个少年,看到他那股与生俱来的气度,便与他攀谈起来。
了解了李臣典的身世之后,曾国荃看到这个少年并非庸碌之人,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脱离困苦,加入湘军。
李臣典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进入湘军后,李臣典的才华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展示。
在小池驿的战役中,李臣典凭借其出色的指挥和英勇的作战表现,赢得了朝廷的赏识,并被晋升为都司。
随着声誉的提升,他在安庆一战中再次展现了自己的非凡才能。
在江西吉安的那场关键战役中,曾国荃遭遇了严重的伤害,几乎无法再战。这时,李臣典挺身而出,以惊人的战斗力力挽狂澜,不仅成功地击退了太平军,还追击至永丰一带,彻底扭转了战局。
在此役中,他与太平天国的将领陈玉成和杨辅清展开了数日的激烈对抗,最终以一场决定性的冲锋,帮助湘军夺取了安庆城。
这一战的结果,也为他在湘军中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朝廷因此赐予他“刚勇巴图鲁”的称号。
事后,曾国荃高度评价了李臣典的勇猛与胆略,直接破格提拔他为宝庆营守备。
接下来的任务,是带兵收复景德镇和浮梁等地,李臣典也成功完成了这些艰巨的任务。
湘军中的战士们都开始流传着“曾国藩有曾国荃,而曾国荃有李臣典”的说法。
在攻占安庆后,李臣典随曾国荃一路北上,准备进攻南京城。
尽管途中疫病横行,战事一再耽搁,太平军的支援逐渐增加,李臣典依然保持冷静,分析敌方的战略意图,及时识破太平军的声东击西战术。
即使在曾国荃受伤的危急关头,他依然拼尽全力保护了指挥官的安全,直至战局发生反转。
李臣典的军事才能在同治元年到达巅峰,他不仅在南京外围进行战略部署,还通过巧妙的战术部署带领部队成功挖掘地道,最终通过暗道突破敌人防线,将南京城一举攻占。
这一壮举彻底瓦解了太平天国在南京的统治,为湘军带来了巨大的胜利。
然而,正当他因这一战功获得一等子爵的封号和赏赐时,厄运却突然降临。
李臣典在年仅二十七岁时死于突如其来的病痛。据史书记载,关于他之死的原因流传有许多说法,最为人所知的是“纵欲过度”一说。
在攻占南京城后,他将洪秀全的后宫美女纳入营帐,最终因过度纵欲而命丧黄泉。但这一说法是否真实,至今仍无法考证。
况且这一说法与李臣典一生的历史形象并不相符。
首先,李臣典自加入湘军以来,虽然勇猛且屡建战功,但并没有任何关于他纵欲的记录。反而,从他的军事行动和行事风格来看,李臣典更像是一个专注于战斗与任务的忠诚将领。
而且,若他真如传言所说“荒淫无度”,作为曾国藩的下属,不可能无视其行为。曾国藩是以廉洁自律著称的,他绝不会放任部下行为失控,尤其是像李臣典这样的精英战将。
事实上,曾国藩与李臣典之间的往来书信中,从未提及任何关于李臣典个人私生活的细节,更多的是关于战局的讨论和李臣典受伤的情况。
此外,曾国藩为李臣典所写的奏折,详细记载了李臣典在攻打南京城期间负伤的情况。
攻入南京之前,李臣典参与了挖掘地道的工作。在这过程中,他曾两次受伤,其中一次是在把守地道入口时,被敌军炮弹击中腰部,伤势严重。
在随后的南京攻坚战中,李臣典的伤势加重,直到攻入南京城。回到雨花台营地后,医生诊断他的腰伤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随着时间推移,伤情愈加恶化,最终导致李臣典因伤势过重而去世。
结合这些史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李臣典并非因纵欲而死。即便在历史中常有人借“纵欲过度”来解释英雄的死亡,这种说法却不合情理,甚至显得荒唐。
参考资料:王诚. 李臣典死因质疑.《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