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真实案件改写,所用人名皆为化名。
资料来源:新华日报《惯子如杀子》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案件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声明:作者专属原创文章,无授权转载搬运行为一律追究到底!
"你儿子又在捣乱,这次把别人家的调料全搅在一起了!"
服务员小张满头大汗地跑到李家餐桌前,压低声音焦急地说道。
金鼎火锅城内人声鼎沸,餐厅中央的调料区一片狼藉。
十岁的李小明正嬉皮笑脸地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杰作"。
几位顾客皱着眉头,看着被搅成一团黑糊的调料碟,脸色难看。
他们的视线齐刷刷地投向李家那桌,眼神中满是谴责。
李父头也不抬,夹起一片肥牛放入嘴中,边嚼边说:
"小孩子不懂事,有什么大不了的。"
声音轻描淡写,仿佛孩子只是打翻了一杯水那样简单。
"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其他顾客都在投诉..."
服务员话没说完,李母就粗暴地打断了她。
她穿着一身名牌,手指上闪烁着几枚钻戒,一脸傲慢。
"我们消费这么多,还管不了自己孩子玩一下?"
她抬手指了指满桌菜品,语气凌厉。
"你们这服务态度真是差劲!要不要我投诉你?"
李母一边说,一边挥手驱赶服务员,仿佛在赶一只苍蝇。
小张服务员涨红了脸,只能悻悻地退下,心中委屈难言。
全餐厅的目光都聚集在李家那桌,不少人小声议论起来。
李小明见父母撑腰,更加肆无忌惮,宛如一个小霸王。
他趁大人不注意,端起隔壁桌顾客剩下的水果盘。
嘴里咬一口苹果,又吐回盘中,反复几次,乐在其中。
"看我的,这叫'回锅水果',好玩吧!"
他得意洋洋地宣布,眼中闪烁着恶作剧得逞的光芒。
一旁的顾客忍无可忍,站起身来:"小朋友,这样不对..."
话音未落,李父已经冷冷地瞪了过来:"关你什么事?"
那位顾客被这气势一震,又看看李父魁梧的身材,最终选择闭嘴。
全餐厅的人都投来厌恶的目光,却无人敢正面制止这一家子。
李家住在市中心的翡翠华庭小区,是个高档社区。
三室两厅的豪华住宅,名车,名表,各种奢侈品应有尽有。
李父在建筑公司做销售总监,年收入数十万,在业内颇有人脉。
李母经营着一家小型美容院,整日与富太太们打交道。
他们的独生子李小明,从小就被捧在手心长大。
"我儿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是李父常挂在嘴边的话。
每次李小明提出无理要求,父母从不拒绝,总是尽力满足。
渐渐地,这个孩子变得目中无人,恃宠而骄。
在小区里,李家的名声极差,几乎人人避而远之。
电梯里偶遇,邻居们都会选择下一班。
打招呼?不存在的。招来的只会是白眼或冷言冷语。
原因无他,只因李小明的恶行太多,让人心生畏惧。
他经常在电梯里按遍所有楼层按钮,等门关了就跑掉。
上班族们因此迟到,老人们被困在电梯里叫苦不迭。
他往邻居家门口扔垃圾,朝阳台上扔鞭炮,往信箱里塞死老鼠。
"那孩子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这是小区里的共识。
每次闯祸后,李父李母不是威胁邻居"小孩子不懂事"。
就是直接拿钱摆平,从不教育孩子,更不道歉。
有一次,李小明往楼下陈奶奶家阳台扔鞭炮,差点引发火灾。
陈奶奶气得上楼理论,李母竟然当场给了她两百块:
"够了吧?不就是吓了一跳吗,又没真烧起来,大惊小怪!"
李父则恶狠狠地警告:"要是敢报警,有你们好看的!"
陈奶奶吓得不轻,只能含泪忍气吞声,从此搬离了小区。
李母的口头禅是:"我们家小明聪明着呢,这是天性,别人家孩子比不了。"
李父则常说:"孩子不就是要玩嘛,我小时候更野,现在不也挺好的?"
在他们眼中,儿子永远是对的,别人永远是错的。
整个小区对李家无可奈何,只能避而远之。
物业接到无数投诉,也拿这一家没办法。
面对投诉,李父总是反唇相讥:"那谁看见了?有证据吗?"
"没证据就是诬陷!我可以告你们侵犯未成年人名誉权!"
他身后有人脉,家里有钱,小区的普通居民根本惹不起。
久而久之,李家成了整个小区的噩梦,人人敬而远之。
李小明在学校也是臭名昭著的"问题学生"。
老师们一听说要带他的班,就头痛不已。
他欺负同学,偷拿别人的文具,故意弄脏他人的书包。
同桌经常被他掐得手臂青一块紫一块,却不敢告状。
因为告状的下场更惨,轻则被孤立,重则被施以更残酷的"惩罚"。
"那孩子有暴力倾向,"心理老师悄悄地说,"需要专业干预。"
但每次学校找李家家长,情况都不会有任何改善。
李父李母非但不批评儿子,反而指责学校教育不当。
"我儿子在家好好的,肯定是学校环境不好!"
"那些同学肯定欺负他在先,才惹他生气的!"
李父甚至当着班主任的面,鼓励儿子"有仇必报":
"儿子,谁敢欺负你,你就加倍还回去,爸爸给你撑腰!"
面对如此不讲理的家长,学校也只能无奈妥协。
毕竟,李家每年都有"慷慨捐赠",校领导不愿得罪。
同学们都怕李小明,下课时没人敢跟他玩。
但这不妨碍他主动"找乐子",把别人的午餐倒进垃圾桶。
或者在同学的椅子上放图钉,看对方痛得跳起来就哈哈大笑。
最过分的一次,他往老师的保温杯里倒了墨水和胶水。
老师喝下去差点呛死,送医洗胃才脱离危险。
学校要求开除他,李父却找到了教育局的关系。
不但没开除,学校领导反而被迫向李家道歉。
"看在孩子还小的份上,我们就不追究责任了。"
李父大言不惭地说,完全不在乎老师遭受的痛苦。
这种为所欲为的行为,让李小明更加有恃无恐。
他变本加厉地欺负同学和老师,无法无天。
旁人的劝诫、规劝,在他眼中如同空气,毫无用处。
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加上纵容他的父母,简直是灾难的组合。
"你们听说了吗?李家那孩子昨天在商场把一整排的玩具都推倒了!"
小区门口的早市上,几位大妈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
王大妈一边挑菜一边说:"听说那孩子还打碎了好几个贵重的瓷器模型。"
"商场说要赔偿,结果他爸二话不说,直接甩了一千块就走人。"
张大妈摇摇头,语气中满是不满:"连句道歉都没有,太没教养了!"
"什么人家养出什么孩子,这李家上梁不正下梁歪!"
赵阿姨压低声音:"上周我在超市看到那孩子,往冰柜里扔垃圾。"
"我好心提醒了一句,结果他妈对我破口大骂,说我多管闲事!"
"现在的家长真是..."赵阿姨说到一半,突然噤声,眼神警惕。
李母推着购物车从几人身边走过,眼神冷冷地扫了她们一眼。
几位大妈立刻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低头挑选蔬菜。
李母走远后,赵阿姨才长舒一口气,轻声说:
"这孩子迟早会出大事,惯子如杀子啊!"
几位大妈深以为然,纷纷点头。
"可不是嘛,这种孩子不出事才怪..."
在小区的公共区域,李小明的"战绩"多到数不清。
健身园区的器材被他涂鸦得面目全非,七彩的油漆到处都是。
游泳池被他偷偷投入食物和垃圾,导致多次紧急清洁。
甚至连物业办公室的玻璃门也曾被他用弹弓打碎。
对这些恶行,李父李母从不认账,总是强词夺理。
"我儿子没那么闲!你们有证据吗?"
"没证据就别乱说!小心我告你们污蔑清白少年!"
物业主任被气得够呛,却也无计可施。
毕竟,现场没有监控,没人愿意站出来作证。
而且每次出事,李家总是能层层摆平,似乎有通天的本事。
于是李小明更加有恃无恐,变着法子惹是生非。
一天,小区花园里传来一阵尖叫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几位老人正在那里下棋,却被从天而降的水炸弹浇了个透湿。
众人抬头一看,李小明正趴在六楼阳台上哈哈大笑。
"老东西们,凉快了吧?"他嚣张地喊道,毫无悔意。
"这么热的天,应该谢谢我才对!哈哈哈!"
其中一位王大爷年纪已高,突然气得脸色发青,捂着胸口倒下了。
邻居们手忙脚乱地送他去医院,所幸只是血压升高,没有大碍。
事后,李父非但没有道歉,反而指责老人们"大惊小怪"。
"不就是泼点水吗?孩子玩玩而已,何必搞得像世界末日一样?"
"这么晒的天,应该谢谢我儿子给你们降温才对!"
这番话传开后,激起了整个小区的公愤。
业主们联名投诉,要求物业对李家进行处罚。
但李家有关系,投诉最终不了了之。
不但如此,李家反而变本加厉,在楼道里故意制造噪音。
夜里放音乐,白天大声喧哗,对邻居冷嘲热讽。
"那么娇气,住不惯就搬走啊!谁拦着你们了?"
李母不屑地说,完全不把邻居的感受放在眼里。
与此同时,李小明更是变着法子惹事,肆意妄为。
他的行为越来越过分,从简单的恶作剧升级到了危险的边缘。
一个周末的午后,小区中央花园里一片祥和。
老人们在树荫下下棋,孩子们在草坪上玩耍。
刘奶奶带着她心爱的小泰迪"豆豆"在园中散步。
这只狗是她丈夫去世后唯一的精神寄托,视若珍宝。
"豆豆乖,慢点走,""刘奶奶慈爱地说,看着狗狗欢快地摇尾巴。
突然,一个足球从天而降,重重地砸在小狗身上。
"汪呜——"小狗发出一声哀鸣,吓得直打哆嗦。
刘奶奶心疼地抱起狗狗,抬头一看,发现是李小明。
他正拿着足球,站在不远处冷笑。
"你这孩子,怎么这样!狗狗吓坏了。"
刘奶奶心疼地责备道,眼中满是心疼。
李小明非但不道歉,反而做了个鬼脸,语气轻蔑。
"什么破狗,我踢它怎么了?又没死。"
他一边说,一边又捡起球,作势要踢。
"我就是要踢它,你能拿我怎么样?老不死的!"
刘奶奶气得浑身颤抖,几乎说不出话来。
这时,李父走过来,非但没批评儿子,反而理直气壮地发飙:
"你骂谁老不死的呢?敢骂我儿子?"
他指着刘奶奶,气势汹汹,仿佛受害者是他们家。
"你这种老太婆,就知道养狗挡道,影响小区环境!"
刘奶奶气得说不出话来,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路过的几位居民看不下去,上前制止。
"这位先生,您儿子踢了人家的狗,还出言不逊。"
"该道歉的是你们吧?怎么还倒打一耙呢?"
李父顿时变脸,声音更加高亢:"关你屁事?多管闲事!"
"老子家的事,轮得到你们指手画脚?"
他一把拉过李小明,转身就走,临走还不忘放狠话:
"都给我记住,我儿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着!"
这一幕被许多居民看在眼里,无不愤慨不已。
然而,敢怒不敢言的状态,已经成了小区的常态。
无论李家如何胡作非为,总能全身而退。
李小明在父母的纵容下,越发猖狂,无法无天。
一件件恶行累积,本该引发灾难的能量在不断积聚。
却不知,一场更可怕的悲剧,正在不远处等待着这一家人。
一个周末的晚上,李家准备出去吃饭。
李小明在家中上蹿下跳,兴奋不已。
"我要吃火锅!我要去金鼎火锅城!"他大声嚷嚷。
金鼎火锅城是城东新开的一家高档火锅店,生意火爆。
李父点点头:"好啊,正好听说那边环境不错。"
李母也附和:"儿子想吃什么,咱们就吃什么。"
一家三口开车前往金鼎火锅城,一路好不得意。
抵达时,饭店已经座无虚席,门口排着长队。
李小明看到这么多人,立刻不高兴了:"我不要等!"
李父二话不说,直接从钱包里掏出几张红钞。
悄悄塞给领位台的服务员,低声说:"安排个好位置。"
不一会儿,他们就被带到了靠窗的黄金位置。
排队等候的食客们投来不满的目光,但没人敢说什么。
服务员刚领他们到座位,李小明就迫不及待地翻开菜单。
"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他随手指点着,一口气点了二十多道菜。
服务员小心提醒:"这么多菜,您确定能吃完吗?"
李母不悦地瞪了服务员一眼:
"我儿子喜欢就行,吃不完怎么了?你管得着吗?"
服务员只好默默记下,不敢再多言。
不久后,满桌的菜品上齐,分量足够六七个人吃的量。
精美的海鲜,新鲜的肉片,各式蔬菜摆满了一大桌。
李小明却只是象征性地夹了几筷子,就失去了兴趣。
他开始在店里闲逛,对每一桌的客人品头论足。
"你们吃得真少,是不是没钱啊?"
"你们的锅底好臭,跟泔水一样!"
他的言行引来阵阵白眼,但因为他年纪小,没人计较。
李父李母则远远地看着,脸上带着宠溺的笑容。
仿佛儿子的无礼是什么可爱的顽皮,值得炫耀。
一位服务员端着热汤经过时,李小明突然伸脚一绊。
服务员猝不及防,连人带盘摔倒在地。
滚烫的汤汁溅在她的手臂上,立刻起了一片红疱。
"对不起对不起!"服务员连连道歉,生怕惹麻烦。
李小明却哈哈大笑,指着她狼狈的样子:"活该!"
"走路没长眼睛啊?蠢死了!"
店长闻讯赶来,脸色难看地看着满地狼藉。
他转向李家,语气克制但不失坚定:
"小朋友,在餐厅里不能乱跑乱闹,太危险了。"
李父立刻不满地瞪了回去:"我儿子怎么了?"
"明明是你们服务员走路不看路,撞到我儿子了!"
"你们这什么服务态度?是不是不想做生意了?"
店长无奈地赔笑,只好让服务员重新上菜。
并主动免去了摔坏的餐具费用,以平息事端。
李小明见自己又一次逃过一劫,更加得意洋洋。
"爸,我要去看看他们的调料台!"
不等父母回答,他就一溜烟跑到了自助调料区。
那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调料,芝麻酱,蒜泥,辣椒油。
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供客人自取。
李小明一到那里,就开始他的"杰作"。
他拿起勺子,把所有的调料混在了一起。
芝麻酱搅进蒜泥,花生碎倒进辣椒油。
不一会儿,整个调料台就被他弄得一塌糊涂。
没法用了。
其他顾客看了直摇头,私下议论他的恶劣行径。
但都不敢正面制止,只能远远避开。
服务员小张不得不上前劝阻,却换来李小明一句呵斥:
"滚开!我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关你什么事?"
小张只好去告诉店长,店长又找到李父。
"先生,您儿子在调料台前捣乱..."
李父挥挥手,连看都懒得看店长一眼:
"小孩子玩玩而已,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再说了,我们付钱了,调料不就是用的吗?"
"用成什么样,是我儿子的自由!"
店长哑口无言,只能安排人重新整理调料台。
李小明得寸进尺,下一个目标瞄准了隔壁桌的两名男子。
这两人三十出头,一个高瘦,一个壮实。
眉宇间带着几分凶狠,默默吃着火锅,不时低声交谈。
他们坐在角落里,似乎不想引人注意。
李小明悄悄走到他们身后,偷听了几句。
"...明天一早去自首..."
"...再吃顿好的,就认命了..."
李小明没听懂,但他看准了机会。
他蹲下身,捡起地上的纸巾和烟头。
趁两人不注意,一把扔进了他们的火锅里。
纸巾在滚烫的汤中迅速散开,烟头漂浮在表面。
高瘦男子发现后,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小朋友,是你扔的吗?"他声音低沉地问道。
李小明不但不认错,反而理直气壮地扬起下巴:
"是啊,怎么了?不服啊?"
男子眼中闪过一丝令人心悸的冷光,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算了,别跟小孩子一般见识。"
他的同伴低声说道,"不值得。"
高瘦男子点点头,起身前往洗手间。
李小明看两人没发作,胆子更大了。
他对自己的父母甚至比了个大拇指,证明自己有多厉害。
李父李母满意地笑了,丝毫没有阻止儿子的意思。
趁着高瘦男子去洗手间的功夫,李小明盯上了桌上的手机和车钥匙。
这些物品就那么放在桌上,无人看管。
他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一把抓起手机和钥匙。
不等思考后果,便直接扔进了滚烫的火锅中。
"看我的,'手机火锅',保证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