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充满苦难的百年历史,我们可以发现:

香港和海参崴都是中国领土,但它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香港在1997年顺利回归祖国,而海参崴至今仍未归还。

那么,为何英国能归还香港,而俄国不愿意归还海参崴呢?

关于这一现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以及现实利益等多方面的原因。

今天文史君来为大家做解答。



香港与海参崴的丢失

香港的丢失始于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

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

此后,1860年的《北京条约》进一步割让了九龙半岛的一部分。

到了1898年,英国人为了获得更多的香港领土和主权,又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不过,那次签订是将新界租借给英国,而不是割让,租期为99年。

海参崴的丢失同样源于清政府的软弱和列强的侵略。

1860年,沙俄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包括海参崴,割让给沙俄。

此后,海参崴被沙俄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统治东方”,这一名称至今仍被使用。



香港的命运与回归

尽管香港被英国租借,但它在英国的统治下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英国在香港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使其成为东亚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香港的经济在那一时期迅速崛起,成为英国对华贸易的重要窗口。

此外,英国还通过在香港推行教育和法律制度,培养了一批对英国友好的中产阶层和专业人才。

不过,英国的统治也给香港带来了诸多问题。

首先是,香港的经济高度依赖英国,缺乏自主性。

此外,英国在香港推行的殖民政策,也导致了香港社会的不平等和种族歧视。香港的华人虽然在经济上有所发展,但在政治上却长期被边缘化。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恢复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香港回归问题正式提上日程。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公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为香港回归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中英双方于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明确了香港的回归时间表。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结束了155年的英国殖民统治。

香港的回归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它不仅证明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坚定决心,也展示了中国政府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的智慧和灵活性。

香港回归后,我国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政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保留了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香港为何能回归?

1997年英国归还香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英国当时属于租借

虽然《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是“割让”的名义,但到了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

英国为了扩大侵占土地的面积,完全占领整个香港岛,英国那次签约是以租借的名义,租期从1898年7月1日起,至1997年6月30日为止,共计99年。

在法律上有明确的归还日期要求。

2、英国国力衰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