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老黄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手里拿着刚办好的退休证明。三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换来的只是一个敷衍的告别仪式。
妻子王芳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为他庆祝,但老黄的心里五味杂陈。当他正要烧掉珍藏多年的工作笔记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老黄,出大事了!欧洲客户的那批轴承出了问题,你得回来帮忙!”电话那头传来刘主任焦急的声音。
老黄握紧电话,目光落在正在燃烧的笔记本上。这一刻,他必须做出选择...
01
华泰机械厂的质检部位于厂区最偏僻的角落,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灰色小楼,窗户蒙尘,外墙斑驳。这就是老黄工作了三十二年的地方。
这天上午,老黄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整理着办公桌上的物品。办公桌上只有两样东西:一个陈旧的放大镜和一本厚厚的笔记本。
“老黄,走吧,人事部那边都准备好了。”刘主任站在门口,语气平淡地说。
老黄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放大镜放进包里,手抚过那本笔记本,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它也装了进去。
人事部的退休仪式简单得近乎敷衍。除了刘主任,只有两名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在场。老黄默默地在一堆文件上签名,领取了退休证和一个装着纪念品的小盒子。
“老黄啊,这是公司送你的纪念品,感谢你为华泰机械厂三十二年的付出和贡献。”人事部主管念着明显是背出来的台词,声音毫无感情。
老黄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普通的石英表。他勉强笑了笑,说了声“谢谢”。
刘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黄,你安心养老吧,厂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了。”
走出人事部的门,老黄回头看了一眼这个自己付出了大半生心血的地方。不远处的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依旧。他叹了口气,迈着缓慢的步伐朝厂门走去。
厂门口,保安老李站了起来,“老黄,退休了?”
老黄点点头,“是啊,终于解放了。”
“挺好的,挺好的。”老李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有空常来坐坐。”
老黄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回到家中,王芳已经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怎么样?退休仪式办得还行吧?厂里的领导都来了吗?”王芳一边往老黄碗里夹菜,一边问道。
老黄摇摇头,“就刘主任和人事部的两个人,连个像样的告别会都没有。”
王芳叹了口气,“我就知道会这样。你辛辛苦苦干了三十二年,到头来得到的就是这种对待。儿子说得对,你就是太实在了。”
提起儿子,老黄的眼里闪过一丝骄傲,“小军最近忙吗?”
“忙着呢,他们公司最近接了个大项目。”王芳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要不是你一直在那个厂里死磕,小军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老黄低头吃饭,没有接话。儿子小军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外企,薪水是老黄退休金的好几倍。前几年,小军曾多次劝老黄换一份工作,但被老黄拒绝了。
“爸,您就是太死心眼了,那个厂子早就不行了,您干嘛还要在那吊死?”小军每次回家都要说这句话。
老黄总是笑笑,“我都这把年纪了,换什么工作?再说了,我在厂里这么多年,有感情了。”
这顿退休饭,老黄吃得心不在焉。他时不时看向放在沙发上的包,里面装着他的那本厚厚的笔记本。
吃完饭,老黄拿出笔记本,翻开了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型号轴承的参数和检测要点。这是他三十二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心得,凝聚着他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这是什么?”王芳递给他一杯茶,问道。
“记录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没用了。”老黄合上笔记本,走向阳台,拿出一个铁桶。
“你要干什么?”王芳疑惑地问。
老黄没有回答,将笔记本放进铁桶里,点燃了一根火柴。火苗舔舐着笔记本的边缘,很快,整本笔记燃烧起来。
“三十二年,烧掉就算了。”老黄看着火焰吞噬着他的工作记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02
回想起张星来到质检部的那一天,老黄就感到一丝不安。
那是三个月前的一个周一,刘主任带着一个穿着考究的年轻人走进质检部。
“老黄,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张星,李董的外甥,刚从大学毕业,来质检部实习学习。以后他就跟着你,你要好好带他。”刘主任拍拍张星的肩膀,语气中透着明显的偏袒。
老黄打量着这个年轻人,二十出头的年纪,西装革履,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他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张星勉强伸出手,“老黄师傅,以后请多指教。”
老黄握了握他的手,“质检工作很重要,要认真负责。”
刘主任满意地笑了,“那就这样,老黄,你好好带他。张星啊,老黄在质检这块可是咱们厂的顶梁柱,跟着他准没错。”
刘主任离开后,老黄领着张星参观质检部。质检部的设备陈旧,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产品,有些甚至更早。
“这是我们的主要检测设备,精度已经不够用了,我多次向上级申请更新,但一直没有批下来。”老黄指着一台老旧的精密测量仪,语气中带着无奈。
张星环顾四周,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就这条件,能保证质量?”
老黄没有理会他的态度,认真地解释道:“设备虽旧,但只要方法正确,技术到位,还是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质检最重要的是责任心,是对工作的敬畏。”
接下来的日子,老黄尽心尽力地教导张星,从最基础的尺寸测量到复杂的表面处理检查,事无巨细。但张星明显对这些细节工作不感兴趣,常常三心二意。
有一次,老黄正教张星如何使用精密千分尺测量轴承内径,张星的手机突然响了。
“喂,什么事?...今晚?可以啊,哪个会所?...行,我到时候直接过去。”张星毫不避讳地接电话,甚至还笑着和对方聊了几句。
挂断电话后,老黄严肃地说:“在质检工作中,必须全神贯注。一个微小的疏忽可能导致整批产品报废,造成巨大的损失。”
张星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老黄师傅,你太紧张了。不就是测量一下尺寸吗,有什么难的?再说了,这么老旧的设备,测出来的数据能准确吗?”
老黄摇摇头,从抽屉里取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这里记录了各种情况下的校准方法和经验总结。设备再老,只要掌握了技巧,还是能达到要求的精度。”
张星随意瞥了一眼,“这么多字,看起来太麻烦了。现在不都有电脑软件吗?何必这么复杂。”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老黄越来越担忧。张星不仅工作态度散漫,还经常擅自做决定,跳过必要的检测步骤。
03
一次,老黄发现张星在检测一批普通轴承时,直接跳过了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为什么不检测表面粗糙度?”老黄问道。
“这批是普通轴承,又不是高精密的,粗略看一下就行了。再说了,都是流水线生产的,不会有问题的。”张星漫不经心地回答。
老黄严肃地指出:“不管什么级别的产品,都必须按照标准流程检测。质量问题不是小事,一旦出现,后果很严重。”
老黄多次向刘主任反映张星的问题,但刘主任总是敷衍了事。
“老黄啊,张星毕竟是年轻人,有些毛病也是正常的。再说了,他是李董的外甥,你多包容一点,多教教他。”刘主任的态度明显偏向张星。
老黄无奈,只能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好质量关。
退休前的最后一周,老黄得知欧洲客户订购的一批高精密轴承即将完工,需要进行最终检测。
这批轴承是华泰机械厂迄今为止接到的技术要求最高的订单,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老黄本想亲自负责这批轴承的检测工作,但刘主任却指派张星负责。
“老黄,你不是快退休了吗?是时候让年轻人挑大梁了。这批轴承就交给张星负责吧,你在旁边指导一下就行。”刘主任的语气不容反驳。
老黄皱了皱眉,“刘主任,这批轴承要求很高,张星经验不足,可能会出问题。”
“有什么问题?张星不是跟了你三个月了吗?难道你连这点本事都没教会他?”刘主任有些不满。
老黄无奈,只能同意。他将自己的笔记本借给张星,指着其中关于高精密轴承检测的部分,“这批轴承的检测要点都在这里,你一定要按照流程来,不能有任何疏忽。”
张星随意翻了翻,“知道了,老黄师傅,你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
退休前一天,老黄特意去车间检查了那批轴承的生产情况。
“老张,这批轴承的精度达标吗?”老黄问车间主任老张。
老张摇摇头,“说实话,有点勉强。设备太老了,稳定性不好,产品一致性不够理想。我建议延长交货期,重新调整设备。”
老黄叹了口气,“我也是这么想的,但上面要求按时交货,说是客户那边催得紧。”
退休当天早上,老黄最后一次来到质检部,想看看那批轴承的检测情况。
令他惊讶的是,张星竟然告诉他,轴承已经检测完毕,合格证也已经开具,产品即将发货。
“这么快就检测完了?”老黄难以置信,“昨天下午车间才开始最后一道工序,你什么时候检测的?”
张星笑了笑,“昨晚加班检测的。您看,检测报告都填好了。”他指了指桌上的一份文件。
老黄翻开检测报告,发现所有数据都在允许范围内,甚至接近理想值。这与他了解的情况不符。
“你确定这些数据是实测的?”老黄怀疑地问。
“当然是实测的!老黄师傅,您这是不相信我啊。”张星脸上带着几分不满。
老黄想再追问,但刘主任走了进来,“老黄,人事部那边都准备好了,该办退休手续了。”
老黄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跟着刘主任离开了。临走前,他回头看了一眼质检部,心中充满了不安。
04
就在老黄看着笔记本燃烧的那一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王芳接起电话,递给老黄,“是厂里的刘主任。”
老黄皱了皱眉,接过电话,“喂,刘主任。”
“老黄,出事了!”刘主任的声音焦急而急促,“欧洲那批高精密轴承出问题了,客户那边已经投诉到了董事长那里,情况很严重!你能不能回来一趟?”
老黄看了一眼还在燃烧的笔记本,语气平静,“我已经退休了,刘主任。”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这批轴承是你负责检测的最后一批产品,只有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刘主任的声音几乎带着哀求。
老黄眉头紧锁,“这批轴承不是我检测的,我走之前交给张星负责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刘主任的声音更加焦急,“张星说他按照你的方法做的,但是客户那边说轴承尺寸有偏差,已经造成了他们设备的损坏!董事长现在正在发火呢!”
老黄的手紧握成拳,“我早就提醒过你们,张星不适合做质检,他根本不重视这项工作!”
“老黄,你别生气,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客户代表已经来厂里了,如果解决不好,这单生意就黄了,而且以后欧洲市场也会受影响!你就帮这一次忙!”
老黄看着已经化为灰烬的笔记本,沉默不语。
“老黄?你还在吗?”刘主任的声音透着不安。
“我考虑一下。”老黄简短地回答,挂断了电话。
王芳站在一旁,担忧地看着丈夫,“厂里出什么事了?”
老黄叹了口气,将事情告诉了妻子。
“你都退休了,干嘛还要管他们的事?”王芳有些生气,“这么多年,厂里给过你什么?工资低,职位也没升过,现在出了事就想起你了?”
老黄摇摇头,“不是为了厂里,是那批轴承。那是给欧洲客户的高精密轴承,如果出了问题,华泰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就完了。”
“那又怎样?关你什么事?你都退休了!”王芳不理解丈夫的想法。
老黄沉默了片刻,“我去看看。”
“你啊,就是太死心眼了!”王芳无奈地摇头。
就在老黄准备出门时,电话又响了。这次是李董亲自打来的。
“老黄同志,我是李董。厂里现在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需要你回来帮忙解决问题。”李董的语气虽然平静,但能感受到压力。
“李董,我已经退休了。”老黄平静地回答。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这个问题只有你能解决。如果解决不好,华泰将面临巨大的损失,可能会影响到数百职工的饭碗。”李董的声音充满了恳求,“事后我会重视质检部,提高待遇,增加设备投入。”
老黄没有立即回答。他想起了那天张星满不在乎的态度,想起了自己多次提出的改进建议被搁置,想起了自己刚刚烧掉的笔记本。
“老黄同志,你考虑一下?”李董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我会去厂里看看。”老黄简短地回答,挂断了电话。
老黄匆匆赶到厂里。一路上,他的心情异常沉重。
那批欧洲订单的轴承是华泰机械厂迄今为止接到的技术要求最高的产品,一旦出了问题,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到华泰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到达厂门口,保安老李一脸惊讶,“老黄?你不是今天退休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厂里有点事,叫我回来看看。”老黄简短地回答。
老李摇摇头,“听说是欧洲那批订单出问题了?刚才一群老外气冲冲地进去了,脸色难看得很。”
老黄没有多说,直接朝厂区走去。刚到质检部门口,就看到刘主任焦急地等在那里。
“老黄,你总算来了!”刘主任如见救星,“客户代表正在和李董谈,情况不太妙。那批轴承尺寸有偏差,已经导致客户的设备受损。他们现在要求巨额赔偿,还要取消合作!”
老黄眉头紧锁,“轴承在哪?我要看一下。”
刘主任立刻带着他去了实验室。那里已经摆放了几个从客户那里退回的轴承样品。
老黄戴上老花镜,拿起精密测量仪,仔细检查每一个轴承。很快,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内径偏差超过了允许范围,表面粗糙度也不达标。”老黄放下测量仪,“这批轴承根本没有经过严格检测,就这样发货了?”
刘主任尴尬地低下头,“张星说他严格按照流程检测过了,所有数据都符合要求...”
老黄冷笑一声,“他根本就没有认真检测!否则不可能通过质检!这批轴承的问题很明显,连基本的尺寸要求都没达到!”
05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李董和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走了进来。
“这位就是老黄,我们厂最资深的质检专家。”李董介绍道,脸上强撑着笑容。
那位外国人伸出手,“施密特,欧洲精密机械公司技术总监。”
老黄与他握手,用简单的英语说:“很抱歉出现这样的问题。”
施密特直接切入正题,“老黄先生,贵公司提供的轴承质量严重不合格,已经导致我们的设备损坏。我们要求全额退款,并赔偿我们的损失。”
老黄认真地点头,“我理解您的情况。请给我一些时间,我需要彻底检查这批轴承,找出问题所在。”
施密特怀疑地看着他,“所有轴承都已经出现了问题,还有什么好检查的?”
“问题发生必有原因,只有找出根本原因,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老黄的态度专业而冷静。
施密特考虑了一下,“好吧,我给你24小时。但如果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取消所有合作,并通过法律手段追究贵公司的责任。”
李董在一旁听得冷汗直冒,连忙说:“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老黄是我们最专业的质检专家,他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施密特离开后,李董急忙问老黄:“怎么样?能解决吗?”
老黄严肃地说:“我需要检查整个生产线和质检过程,找出问题的根源。”
李董点点头,“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说,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问题解决好!”
老黄花了几个小时,仔细检查了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又重新测量了剩余的轴承样品。
最终,他发现问题出在多个环节:生产设备精度不足,操作工人培训不到位,以及最关键的——质检环节的严重疏忽。
晚上九点,老黄来到李董的办公室,敲了敲门。
“进来。”李董疲惫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老黄推门而入,发现李董正在焦虑地踱步。
“老黄,情况怎么样?找到问题了吗?”李董急切地问。
老黄点点头,“问题找到了,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生产设备精度不足,操作不规范,以及质检环节的严重失误。”
“有解决方案吗?”李董追问。
“有。”老黄简短地回答,“但在讨论解决方案之前,我有些话要说。”
李董看了看表,“那个施密特明天一早就要答复,我们时间紧迫啊。”
“这些话直接关系到解决方案是否能成功实施。”老黄语气坚定。
李董犹豫了一下,最终点点头,“好吧,你说。”
老黄走到门前,轻轻关上门,转身面对李董,深吸一口气。他说出的话让李董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