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行动#

保护赤水河

01

碳汇林基地的特殊庭审:一场生态法治公开课

现场直击


2025年3月31日,赤水河畔的清风裹挟着法槌声,在古蔺县茅溪镇青龙村碳汇林基地回荡。张某某等6名被告人因使用禁用工具非法猎捕毛冠鹿、小麂等国家保护动物,被古蔺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百余位村民、少数民族代表、生态护林员在旁听席观摩庭审。


法槌落地

法官结合案情,详细阐释《刑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及《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中关于禁猎区、禁猎期的规定,强调“生态有价、损害担责”的法治理念,让群众直观感受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


02

跨省司法协作:织就赤水河生态防护网

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其流域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每年3月到7月更是动物繁衍后代的季节。近年来,云贵川三省通过跨区域司法协作,严厉打击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水产品、盗伐林木等违法犯罪行为,旨在保护好赤水河的一河清水,两岸青山。此次审理的非法狩猎案件,就是要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凝聚起沿河两岸人民保护赤水河的共识。碳汇林基地不仅是审判场所,还是生态修复的实践平台,更是司法保护赤水河生态的缩影。


03

从“猎户”到“护绿人”:民族共治铺就生态致富路

赤水河沿岸有不少少数民族聚居点,特别是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群众,曾是“靠山吃山”的传统狩猎者,至今仍有“打山”陋习,沿河居民非法捕捞水产品也时有发生。如今,通过司法引导与政策扶持,他们转型为生态守护者与绿色产业受益者。


碳汇林基地负责人刘宗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数千亩荒山荒地治理为如今的甜橙果园,实现了环境变绿和经济增收的双重目标,成为当地实实在在的“法治带头人”“环保代言人”。在这种法治宣传的氛围中,也感召了更多的人参与到赤水河的护绿行动之中。开庭前,当地村委主动联系法院,要共同参与这次巡回审理的宣传活动,为守护好赤水河出一份力。在庭审当天,他们特地在各大路口拉起了环保宣传的横幅,并积极组织当地村民前来旁听案件审理。

04

结语:司法清流润泽两岸青山


从“非法狩猎者”到“生态修复者”,从“法律旁观者”到“环保践行者”,碳汇林基地的巡回审判不仅彰显了司法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更以“看得见的正义”“零距离”的司法审判,唤醒群众生态意识,既要实现对违法行为的治罪,更要实现环境保护的系统治理。赤水河的清波中,流淌着法治的力量、民族的智慧与绿色的希望——这是一条司法护航生态之路,更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之路,古蔺法院人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勇毅前行。

签 发 | 张家友

审 核 | 袁 渊

编 辑 | 周艳梅

图 文 | 周云、王尚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