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远黛多妩媚,鸟语嘤鸣绿满园。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桐梓县打出林业发展、资源变现、低碳转型、精准治污“组合拳”,用心擦亮生态底色,用情绘就绿色画卷。


桐梓。

近日,在桐梓县海校街道东山公园,桐梓县海校街道摩托化志愿服务队将森林防火知识录制成音频,通过摩托车上载的小喇叭,沿着山路进行宣传,以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森林防火知识深入人心。

“我们巡逻队一共有30个人,主要是围绕桐梓巡河、巡山,都是分片区巡视巡查,一旦发现有隐患就及时地制止及纠正。”桐梓县海校街道摩托化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晓伟介绍,这样已经巡逻了3年了。

构筑碳库,造林为先。2月5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桐梓县全县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大家纷纷拿起锄头、铁锹,参与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去,为桐梓增绿添彩。据悉,今年桐梓县共义务植树1万余株。

据了解,2024年,桐梓县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98万亩、赤水河流域水源涵养和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退化林修复5万亩,全县范围内栽植山桐子苗木3.1万亩,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天然林管护、古树名木大树保护率达100%;设置各级林长共482人,日常参与巡山护林的护林员3225人,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资源变现,用林为魂。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和循环经济原理,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业,积极探索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近日,走进花秋镇青山村村民付能忠的养鸡地,树林里一只只毛色鲜亮、体型健硕的土鸡正在林子里或悠闲地觅食、或漫步于林间。付能忠介绍,今年合作社以18元/斤的价格收购跑山鸡,收入预计有2万多元。

“我从2012年就开始林下养鸡,每年养了有200多只,到2016年供销社成立我们销售渠道不用愁了,由他们来收。”桐梓县花秋镇青山村村民付能忠表示,现在养得很安心。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利用林地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08万亩,积极探索林下种植中药材、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产业等方面,产值达26亿元,带动8万人就业增收。


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业,积极探索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追“风”逐“日”,“风光”无限。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已成为时代之需。桐梓县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通过页岩气勘探开发、高山风力发电、传统煤炭产业等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产业转型“绿色”可期。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资源,蕴藏于地球内部的页岩层中,主要成分是甲烷。桐梓狮溪区块是贵州省页岩气勘查主要区块之一,预测页岩气地质储量约83亿立方米。目前,桐梓狮溪区块已累计产气约1270万立方米。

“预计本井在3月底 4月初取得试气排采成果,后续将根据狮溪3-5HF井的试气排采成果继续在该平台规划部署6口页岩气水平评价井的钻井 压裂试气及试气排采等工作。”乌江能源桐梓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安全部主任师屈勇介绍。

春日的桐梓,天空蔚蓝。在桐梓县连绵起伏的山峰上,风电场正源源不断地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力。目前,桐梓已建成风电40.3万千瓦,正在建设风电计划装机25万千瓦。近日,走进桐梓凉风垭一期100兆瓦风电项目建设现场,已经并网发电的风力发电机组矗立在高山上,源源不断产生电能。山脚下,一辆装载着主机塔筒的车辆缓慢前行,运往目的地。


绿色动力。

桐梓凉风垭一期100兆瓦风电项目专责工程师陈代立介绍:“凉风垭一期(100兆瓦)风电场项目目前已经完成13台风机的安装调试并并网发电,现在我们正在抢抓工期,进行主机机舱、塔筒、叶片的集中运输。”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92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27万吨,相当于再造林面积16万亩,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桐梓传统煤炭产业也坚定不移走“减、优、绿”之路。通过新技术嫁接、新模式提质、新链条重塑、新生态构建,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开拓出老产业的“新领域”,完善老产品的“新功能”,煤炭可以变“丝”、变高端蜡、变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复合肥,实现了煤炭价值最大化和环境效益最优化。目前,桐梓县洋岩煤矿、黄连煤矿、松蓥煤矿等项目正在紧张推进中;鸡公山风电、茅龙风电一期等项目已并网发电;狮溪页岩气1平台、3平台等项目正在加快布局推进,逐步形成煤电气一体化产业发展体系。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也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位于燎原镇的桐梓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通过焚烧生活垃圾发电的环保企业,主要负责该县25个乡镇(街道)的生活垃圾、可燃固体废物等,于2022年实现投产发电,日均接收处置生活垃圾约500吨,发电量约16万度,有效缓解了该县生活垃圾处理难题,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


燎原镇的桐梓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公司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的废弃物都要经过各个环节及工艺的处理后,经监测合格,达标排放。”桐梓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毛艳谈到,今年以来,该公司已处理垃圾在3.42万吨,发电量在1538万度。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接下来,桐梓县将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以绿为底、生态做笔,让绿色成为桐梓最鲜明的底色,让幸福成为桐梓最温暖的旋律。(图/文 王琨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