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教授,您真的要这么做吗?"王助手的声音在录像中有些颤抖。
镜头中,那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难以言喻的悲伤与决绝。窗外,城市的灯光如星河般闪烁,而他的内心早已坠入无尽深渊。
01
初春的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在李国华教授的书房里投下一片斑驳的光影。
七十二岁的他正专注地审阅着一篇即将发表的历史学论文,这是他计划在退休前完成的最后一项学术成果。
书房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类荣誉证书和与历史名人的合影,无声地述说着他四十多年学术生涯的辉煌。
李国华教授在北京历史大学任教四十余年,专攻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研究,发表过数十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八部,被誉为该领域的泰斗。
他为人谦和,治学严谨,深受学生爱戴和同行尊敬。但在这光环背后,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深处那道无法愈合的伤痕。
"老李,快出来!有好消息!"妻子赵雨晴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国华摘下老花镜,揉了揉有些疲惫的双眼,缓步走出书房。
客厅中,比他小二十多岁的妻子正满脸喜悦地站在那里,手中拿着一张医院的检查单。
"什么事这么高兴?"李国华温和地问道。
"我怀孕了,是双胞胎!"赵雨晴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她快步上前,将检查单递到丈夫面前。
李国华接过单子,双手有些颤抖。他与赵雨晴结婚十五年,一直未能生育,这对他们来说是心中的一大遗憾。
特别是对已过花甲之年的他,早已放弃了拥有自己孩子的希望。
"这...这是真的吗?"李国华的声音也有些哽咽。
"当然是真的!医生说一切正常,预产期在今年十月底。"赵雨晴喜极而泣,紧紧抱住了丈夫。
李国华感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多年来的遗憾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弥补。虽然他已经年过七旬,但生命给予他的这份意外礼物,让他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期待。
消息很快传遍了李家的亲友圈和学校。许多人表示祝贺的同时,也不免私下议论这位老教授在古稀之年得子的奇迹。特别是他在前一段婚姻中的独子李明远,对这个消息的反应更加复杂。
李明远今年三十五岁,是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他与父亲的关系一直淡漠,尤其是在母亲去世后,父亲很快与比自己还小几岁的赵雨晴再婚,这让他心中难以接受。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告知他即将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或妹妹时,李明远只是简短地表示了祝贺,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他不会真心为我们高兴的。"赵雨晴轻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给他点时间,他会理解的。"李国华叹了口气,拍了拍妻子的手。
就在这一天,李国华的研究生王林也得知了导师即将当父亲的消息。二十八岁的她已经跟随李教授四年,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充满敬仰。但当她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却升起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
"教授,听说您要当父亲了,恭喜您!"第二天,王林在李国华的办公室里送上祝福。
"谢谢,这对我来说也是个惊喜。"李国华脸上洋溢着少见的喜悦。
"您看起来真的很高兴。"王林注视着导师的脸,试图从中读出些什么。
"是啊,虽然我已经这个年纪,但能再次感受为人父的喜悦,真的很感谢上天的眷顾。"李国华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王林默默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她知道这位老教授的内心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作为他最亲近的学生之一,她多少了解一些教授不为人知的过去,也正是这些隐秘,让她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感到不安。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李国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开始变得比以往更加忙碌,一方面要处理学术工作和退休交接事宜,另一方面还要陪伴妻子进行孕期检查和准备婴儿用品。
在大学的同事眼中,这位一向严肃的老教授仿佛变了一个人,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微笑。
而在李家的住宅——位于市中心一栋高档公寓的18层,赵雨晴也忙碌地准备着婴儿房。她选择了柔和的黄色作为主色调,墙上挂满了可爱的动物图案。每当李国华看到这一幕,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幸福感。
"你觉得他们会像谁?"一天晚上,赵雨晴依偎在李国华身边,抚摸着已经明显隆起的腹部,轻声问道。
"希望像你,健康聪明就好。"李国华微笑着回答,轻轻将手放在妻子的肚子上,感受着生命的悸动。
"你最近工作太累了,要不要请个假休息一下?"赵雨晴关切地问。
"不用,学校很快就会给我安排退休仪式了。在那之前,我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李国华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赵雨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靠在丈夫肩上。窗外,城市的灯火辉煌,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这对即将迎来新生命的夫妇的脸庞。这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年龄的差距,忘记了外界的质疑,只沉浸在即将为人父母的喜悦中。
02
十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赵雨晴生下了一对健康的双胞胎男孩。虽然是剖腹产,但整个过程相对顺利。当李国华第一次抱起那两个小生命时,眼泪不自觉地滑落。七十二岁的他,终于再次体验到了为人父的喜悦。
"他们很健康,恭喜您。"医生微笑着对李国华说。
"谢谢,谢谢您。"李国华激动得说不出别的话来。
婴儿取名为李晨阳和李晨曦,寓意朝阳东升,生机勃勃。在医院的产房外,李国华接受了同事和学生们的祝福。王林也前来看望,带来了两套精致的婴儿服装作为礼物。
"教授,孩子们真可爱。"王林看着产房里的双胞胎,轻声说道。
"是啊,他们是上天给我最好的礼物。"李国华满脸幸福地回答。
但王林注意到,在李教授眼中那份喜悦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她想问些什么,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李明远也来到医院,但他没有直接见赵雨晴,只是远远地看了看婴儿,便匆匆离开了。
他与父亲的交流仍然简短而疏离,这让李国华心中五味杂陈。
"他总有一天会接受这一切的。"李国华对妻子说,试图安慰她,也是在安慰自己。
双胞胎的到来为李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赵雨晴雇佣了一位保姆帮忙照顾孩子,李国华则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希望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就在双胞胎满三个月的那天,李家举办了一个小型的百日宴,邀请了亲近的亲友和同事。李国华特意在家中摆放了鲜花和气球,客厅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西装,这是他多年前在女儿出生时穿过的那件,如今又重新拿出来穿上,只是稍显宽松了些。
宴会上,李国华显得异常兴奋,频频向客人敬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亲自端着托盘,为每位来宾送上精心准备的点心和茶水,不让保姆代劳。
当同事们向他祝贺时,他举起酒杯,声音洪亮地说:"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没有人注意到,在某些瞬间,当他独自站在角落,凝视着妻子抱着双胞胎与客人交谈时,这位老教授的眼中会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那是痛苦与释然的奇特混合。
有几次,校长向他敬酒时,李国华的手微微颤抖,酒水差点洒出。他随即解释说是因为太过激动,但眼神却飘向了远处。
他的老同事周教授曾悄悄问他:"老李,你还好吗?"李国华拍了拍周教授的肩膀,笑着说:"从未这么好过。"但他的笑容未能抵达眼底。
在给双胞胎拍全家福时,李国华坚持要多拍几张。
摄影师调整相机时,他轻轻抚摸着两个孩子的小脸,目光中涌动着难以名状的深情。
赵雨晴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摇头说道:"想多留些回忆罢了。"
宴会临近结束时,李国华突然提议大家举杯,为孩子们的未来祝福。他的声音略带哽咽:"愿他们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说完,他一饮而尽,仿佛要将所有情感都倾注在这最后一杯酒中。
宴会结束后,李国华亲自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他在门口与每个人都紧紧握手,似乎不舍分离。
回到家中后,他仔细检查了婴儿房,确保一切都妥当。
夜已深,赵雨晴和保姆已经带着双胞胎休息了。他轻手轻脚地走进婴儿房,俯身亲吻了熟睡中的孩子们,眼角滑落一滴泪水。
随后,他独自一人站在18楼的阳台上,俯瞰着城市的夜景,思绪万千。夜风吹乱了他的白发,远处高楼的灯光在他眼中形成了模糊的光晕。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那是他年轻时与前妻的合影,轻轻抚摸着,然后小心地放回口袋。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似乎在与过去和解。
阳台上的花盆被他整齐地排列着,那是他亲手栽种的茉莉花,刚刚绽放出几朵白色的小花。他轻轻碰了碰花瓣,从口袋里拿出手机,输入了那条简短的信息,然后将手机放在茶几上,位置恰到好处,似乎经过了精心的安排。
第二天早晨五点半,小区的保安陈师傅在例行巡逻时,发现了一具坠楼身亡的老人。死者面朝天空,双臂展开,仿佛拥抱着这个世界最后一次。
经确认,死者正是刚刚退休的历史学教授李国华。
他从自家18楼的阳台跳下,当场身亡。消息传出,震惊了所有认识他的人。
"不可能!他怎么会......"赵雨晴在得知消息后崩溃大哭,无法相信丈夫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警方很快封锁了现场进行调查。
初步判断是自杀,因为没有发现他杀的痕迹,且李国华的手机中留有一条简短的信息:"对不起,我无法继续下去了。"
消息传到大学,所有人都难以置信。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李国华一直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尤其是在双胞胎出生后,他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要幸福。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时刻选择结束生命?没有人能理解。
王林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到了李家。她看到赵雨晴正坐在沙发上,泪流满面,双眼空洞地望着前方。双胞胎被保姆抱在婴儿房中,对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
"赵姐,节哀顺变。"王林轻声说道,坐到赵雨晴身边。
"为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雨晴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痛苦和困惑。
王林沉默了片刻,小心翼翼地问道:"教授最近有什么异常吗?"
赵雨晴摇摇头:"没有,他一直很高兴,尤其是在孩子们的百日宴上,他看起来那么开心......"说到这里,她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警方的调查持续了几天,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李国华因未知的心理压力选择了自杀。在没有明确的他杀证据和遗书的情况下,案件被定性为非他杀死亡。
李国华的葬礼在一周后举行,许多学者、学生和朋友前来送别。
葬礼上,赵雨晴抱着双胞胎,泪水不停地流下。李明远也出席了葬礼,但他始终站在远处,面无表情,与赵雨晴没有任何交流。
在葬礼上,王林注意到了几个奇怪的细节。
首先,赵雨晴虽然悲痛欲绝,但她与一位陌生男子的互动似乎有些异常亲密;
其次,李明远虽然表面冷漠,但她几次发现他在暗中观察赵雨晴的一举一动,眼神中充满了怀疑。
葬礼结束后,王林试图与李明远交谈,但他只是简短地表示感谢,便匆匆离开了。
王林站在墓园的小路上,望着李明远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她感觉这起悲剧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而作为李国华最亲近的学生之一,她有责任去揭开真相。
03
李国华去世一个月后,按照中国的传统,家人需要整理死者的遗物并进行一些祭奠仪式。
李明远作为长子,回到了父亲的家中,准备处理这些事务。
推开家门的那一刻,一股熟悉而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像是父亲常用的那款檀香古龙水与书页纸张混合的味道,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变得若有若无。
赵雨晴带着双胞胎暂时搬到了自己母亲家住,给李明远留出了空间。
临走前,她红着眼眶将钥匙交给了李明远,说道:"书房的东西我一件都没动,他生前最看重的就是那些书和资料。"
两人对视一眼,无言地移开了目光,各自带着心事离开。
李明远站在父亲的书房门口深吸一口气,转动门把手时,手指微微颤抖。
门开了,眼前的一切仿佛凝固在父亲离开的那一刻:桌上的钢笔还放在打开的笔记本旁,半杯已经干涸的茶水静静地搁在杯垫上,阅读眼镜被小心地折叠在一旁的书上。
他环顾四周,目光扫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摆设。
墙上挂满了父亲多年来获得的荣誉证书和与历史名人的合影,其中一张是父亲与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的合影,照片已经泛黄,但父亲脸上的自豪神情依然清晰可见。
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历史专著,其中许多是父亲亲笔撰写的,书脊上烫金的文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个房间承载了父亲大部分的学术生涯,每一寸空间都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李明远走到书桌前,手指轻轻抚过那张深褐色的实木桌面,上面还残留着父亲工作时留下的笔迹和茶渍。
他的目光停留在桌角那个小小的相框上——那是母亲的照片,尽管父亲再婚多年,这张照片却始终没有被移开。
但李明远却感到一种强烈的陌生感。自从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后,他很少回到这个家,与父亲的联系也逐渐减少,从最初的每周通话,到后来的每月问候,再到最后只剩下节日的简短祝福。
他们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墙,而现在,这道墙变成了生与死的永恒鸿沟。
"爸,你为什么要这样离开......"李明远轻声自语,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回荡。
他的喉咙发紧,眼眶湿润,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他既感到愧疚,为自己这些年来的疏远和不理解;
又充满了困惑,为父亲突如其来的决定。在他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个坚强而稳重的人,无论是面对学术挑战,还是处理家庭危机,甚至是母亲病逝的打击,他都能沉着应对,从不轻言放弃。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从未表现出任何脆弱。
李明远记得,当母亲去世那天,父亲只是静静地坐在病房外的长椅上,面容沉静,仿佛在思考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
为什么会在看似最幸福的时刻选择结束生命?这个问题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深深刺入李明远的心脏。
阳光透过半开的窗帘,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房间里漂浮的尘埃在光束中缓缓舞动,如同时间的碎片。
李明远开始一件一件地整理父亲的遗物,每触碰一样东西,都仿佛能感受到父亲留下的体温和气息。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抽屉,里面整齐地放着各种文具和便签。
他翻阅了父亲的笔记本、日记和照片,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理解父亲最后的决定。
几个小时过去,李明远的手停在了一本藏在书桌底层抽屉深处的日记本上。
这本日记与其他放在明处的不同,封面是深蓝色的皮质材料,没有任何标记,但保存得很好,看起来经常被翻阅。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打开它。
在翻到一本较新的日记时,他注意到了一些反常的内容。
日记中的笔迹有些不稳,与父亲一贯的工整字迹有所不同,仿佛是在情绪激动下书写的。
父亲在日记中多次提到对自己年龄的焦虑,用词异常沉重:"时间是最无情的敌人,它带走了我的青春,现在又要带走与孩子们共处的机会。
"还有对无法看着双胞胎长大的担忧:"我计算过,当他们上小学时,我已是八十高龄;
大学毕业时,我可能早已不在人世。
这样的父亲,对他们是幸福还是负担?"以及对赵雨晴未来生活的忧虑:"雨晴还年轻,她的未来不应被一个老人拖累。如果有一天我离开,她能否独自抚养孩子?她会寻找新的伴侣吗?我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可能?"
这些内容都透露出一种深深的不安。
"这不像是爸会写的东西......"李明远皱起眉头,仔细比对了日记中的笔迹。
虽然非常相似,但他隐约感到有些不自然,仿佛是有人刻意模仿的。
04
继续搜寻中,李明远在书架后面的暗格里发现了一台旧笔记本电脑。
这台电脑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但被保存得很好。
李明远感到奇怪,因为父亲一向喜欢将东西摆放整齐,为什么会把一台电脑藏在这样隐蔽的地方?
他打开电脑,输入了几个可能的密码,都无法登录。经过多次尝试,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日期——母亲的生日。输入这串数字后,电脑成功解锁了。
桌面上只有一个文件夹,名为"真相"。李明远点击打开,里面是一系列视频文件,总容量高达35G。
最早的视频录制于三年前,最近的一个则是在父亲去世前一天。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点开了第一个视频文件。
画面中,父亲正坐在这个书房里,面对着摄像头,神情严肃。
父亲接下来说的话直接让李明远崩溃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