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冰原惊雷

北极科考站"极光三号"的穹顶观测窗上,冰晶正在以每秒三十次的高频震颤。这种被称为"极光颤音"的现象,是太阳风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碰撞的产物,此刻却成为林锐心头的不祥预兆。他透过歼20的HUD(平视显示器)望着这片颤抖的冰原,指尖在操纵杆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在氧气面罩里凝成白雾。

"冰锋,你右侧三点钟方向出现热源反应。"预警机的数据链突然在头盔内炸响,电子音在密闭的座舱里激起回音。林锐猛地拉动操纵杆,歼20以超过9G的过载完成了一个近乎垂直的爬升,机腹下的龙勃透镜在极光中划出翡翠色的光轨。他看见云层下方,上百个黑色斑点正沿着诡异的正弦曲线接近科考站,这些斑点在红外成像中呈现出蜂巢般的结构。



"那是美国'蜂群-X'无人机。"后座武器官的声音带着电子杂音,"它们搭载了最新的'蜂巢思维'AI,具有群体智能和自毁式攻击模式。"林锐的瞳孔在护目镜上缩成针尖,他清楚记得战前简报:这些微型无人机采用3D打印钛合金骨架,每架仅重1.5公斤,却携带了高爆温压弹头。更可怕的是它们的协同算法——当个体被锁定,会立即启动过载推进器撞向目标,同时释放电磁脉冲干扰导弹制导。

科考站的求救信号在无线电里断断续续:"护盾能量还剩27%……医疗舱破损……请求立即支援!"林锐的喉结上下滚动,他看见第一架无人机撞穿了观测塔的防爆玻璃,火焰像藤蔓般在钛合金外墙蔓延。这座承载着中国北极科考核心数据的建筑,此刻正在熊熊燃烧。

二、极光炼狱

歼20切入云层时,静电噪声突然暴涨。林锐眼前的HUD开始闪烁,雷达回波在极光带电粒子的干扰下扭曲成诡异的几何图案。他打开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却发现无人机蜂群正在释放诱饵弹,数千个红外信号在显示屏上炸成猩红色的海洋。这些AI控制的无人机,其红外特征模仿了北极狐的体温波动,几乎无法被传统算法识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