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古籍小知识”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古籍的类型。根据古籍的价值、内容、来源、载体等方面,古籍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普通古籍和善本古籍(最基本的类型)

普通古籍是相对善本古籍而言的,馆藏古籍总数中除去善本古籍后,余下的就是普通古籍。

2.地方志

古籍中记载一地之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邠州志》中国国家图书馆)

3.抄校稿本

抄校稿本实际上可细分为三种古籍类型,即抄本、校本和稿本。抄本是手工抄写的古籍,也称为写本,古代的竹简和帛书可视为最早的抄本,唐五代之前,书籍主要靠抄写流传,该时期的抄本保存至今者以敦煌遗书为主。

校本是指书籍中留有不同版本校勘文字或批语的古籍,也称为批校本。自宋代雕版印刷术流行后,抄本与刻本并行。已经刊刻的书籍,如印本难求,往往手工抄写录副。若稿本或原刻本亡佚,则原书内容尤赖抄本以保存。抄本出于不同版本系统,遂具有校勘价值。经历代名家校勘批跋的抄本,则文献与文物价值并重。影抄本系据原本摹抄,有影宋、影金、影元、影明抄本之别,而以影宋抄本最为藏家所重,被认为下宋本一等。

稿本是书籍发表印刷之前的底本,全文为著者亲笔书写者称“手稿本”,经他人誊录者称“清稿本”或“誊清稿本”,由他人誊录后又经著者亲笔修改者称“修改稿本”。稿本是古人著述的原始形态,为诸本之祖,无传抄、翻刻之误。宋元人著述之稿本,已稀如星凤,传世稿本多是明清人著作。



(中国国家图书馆)

4.尺牍

尺牍即书札,是古籍中的一个重要类型,特别是许多尺牍长期深藏于书库之中,尚未公开发表,其中的学术史料价值难以估量。



(《东坡先生翰墨尺牍》中国国家图书馆)

5.谱牒

古籍中记载一族一家之史的文献。



(《大成谢氏族谱》湖北省图书馆)

6.舆图

古籍中的单幅历史地图与地图册,由于舆图大小长短不一,且多为卷轴形式,与一般的古籍外形与大小不尽相同。





(《地舆图考》中国国家图书馆)

7.金石拓片

利用中国传统捶拓方法将历代金石器物上的图像铭文复制下来的一种历史文献,一般分为拓本和拓片。

8.历史档案

古籍中所包括的民国以前的专人档案、契约表册、手稿函件、诏令奏章、科举考试、传单文告等。

9.专藏

在图书馆中列为专门收藏的古籍,一般是指具有特殊来源、文献价值高且自成体系的古籍。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甲骨文专藏。



在图书馆古籍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古籍类型还有敦煌经卷、活字印本、丛书、朝鲜本、和刻本、年谱等。以上古籍类型的介绍完全是从图书馆古籍工作的实际出发来进行的分类,如果按照学术研究的角度,应该有更为科学细密的分析方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