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世人学习书法,偏好名家的晚年作品,古人认为,书法风貌随着年龄变化,人生阅历丰厚,自然境界更加高深,经得住品析,而且这一时段的笔法,也会更加成熟且完备。


不过,孙过庭曾说:“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晚期的作品,不再展现个性,用笔十分含蓄,气韵内敛,肌理深厚,从外层分析,姿态平滑流畅,没有过多的变幻,但是分析内层肌理,极其的多元。


当代学者的基础差,参透能力不行,若想学会它们,可谓难如登天,因此相比之下,我们不如临摹早期的作品,早年凸显自我,多用露锋行笔,利于剖析和掌握,乃是入手的最佳选择。


比如“草圣”怀素,我们临摹《秋兴八首》为优,此帖乃是怀素现存最早的一幅草书,内容是杜甫创作的诗歌,共有400多字,纸本原稿早已失传,幸好“初拓本”完好传世。


可惜不慎流落日本,被他们发现,藏于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书道研究所,书坛90%的人没见过,近期范本传回国内,卷内的字迹无一缺损,墨色润丽,字口完整,十分清晰生动。


市面常见的拓本,开头“秋兴八首”4个字,基本磨损和缺漏,可是此本的字迹,细节也尽数完备,非常适合我们,从中参透怀素精确的草书笔法。

而且每个草字旁边,还有对应的小楷注解,帮助我们识读,虽然《秋兴八首》乃是早年书写,但是水平丝毫不差,从神韵和气势来看,能甩张旭一大截。


行笔随心而走,气力凝厚,姿态多变,尽显豪放潇洒,譬如“玉”字,起笔如惊雷破空,三横一竖间,暗藏八面出锋的玄机,中锋裹毫的力度,让笔画如钢丝般嵌入纸背,侧锋扫出的飞白,又似秋风掠过枯枝,格调十分丰富。


李志敏曾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气”,何绍基也说:“山谷草法源于怀素,怀素得法于张长史,其妙处在不见起止之痕。前张(张旭)后黄(黄庭坚),皆当让素师独步。”


此帖把怀素的草书之妙,展露无疑,若是经常临摹,既能强化笔力,领会深层的“草法”技艺,还会通过用笔的细节,感受怀素狂草的不同变化,感受每一个细微处理,写出真正的草书之美。


而今,我们对怀素《秋兴八首》,进行1:1超高清复刻,推出便携的经折装,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市面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