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起一个问题:神医扁鹊治病,治的是谁的病?这引发了小歪的探究兴致。

扁鹊见某国君,国君讳疾忌医,不听忠告,最后一命呜呼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扁鹊面对的是哪一位国君呢?

这可不容易搞清楚。

《韩非子》和语文课本:扁鹊见的是蔡桓公

我第一反应是蔡桓公,因为小学课本是这样写的,我记不清我的课本是怎样的,不过拿最新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翻看都有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的课本书影,提到了蔡桓侯

课文说扁鹊见的是蔡桓侯。

这则故事出自《韩非子》,我找到了原著的文字: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桓侯曰:“寡人无疾。”

那么看起来扁鹊是见到蔡国的国君了,奇怪的是,先称蔡桓公,后文又说桓侯。

蔡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国,大约在今天河南省驻马店市那一带。我查了一下,是有一位国君称号蔡桓侯,级别为侯爵。按照周礼,国君生前要称侯,去世后,可称公表示尊敬,而不是爵位。这就导致公侯混称,桓公桓侯分不清。









《史记》:扁鹊见的是齐桓侯

关于扁鹊望诊,另一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记载: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整个故事内容和《韩非子》差不多,可是从蔡国换成了齐国。由于扁鹊的活动年份没有明确定论,如果他可以见蔡侯,也就可以见春秋霸主齐桓公姜小白(他其实也是侯爵)。《东周列国志》就明确将这桩事安在了姜小白身上,人物形象更饱满,反正姜小白晚年头脑发昏,英明不再,讳疾忌医也合情理。



我问了一下deepseek和百度,AI告诉我:扁鹊见的桓侯是战国时期的田午

这个名字并不那么耳熟。

当初,周天子封姜太公姜氏到齐国,后来田午弑君,谋篡了姜齐,国名不变,进入田齐时代,谥号孝武桓,也可以称之为齐桓公,只不过和姜小白的年代不同。

田午设立稷下学宫,广纳贤才,他的儿子齐威王的故事更为大众所知,比如田忌赛马、邹忌讽齐王纳谏。

为什么要指定田午是蔡桓公呢,deepseek说因为他曾将齐国迁都上蔡或者他早年曾封地上蔡,这两个论点我都找不到论据,感觉很牵强。蔡国是楚国灭掉的,齐国又怎么会移都到那边呢?

那么扁鹊见的是蔡桓侯、姜小白、还是田午呢?还缺少强有力的证据。

聪明的你是不是有了答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