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连苏皖,两岸桃李共芬芳。3月27日至28日,灌南县长江路小学内热潮涌动。安徽蒙城、江苏南京与灌南三地教育人,借长江之畔的春风,以课堂为舟、以教研为楫,共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创新”育人新航道,让皖派教育的厚土芬芳与苏派教育的活水清音交相激荡。


以教研为桥,共筑教育理想

27日,灌南县长江路小学的王海芹老师以五年级科学课《斜坡的启示》拉开活动序幕。学生通过坡度模型探究“斜面省力原理”,从螺丝钉到盘山公路的案例迁移,让科学思维落地生根。“蒙城课堂”同样亮点频现:蒙城县城关第三小学邵利利老师执教三年级英语课《Unit5 Fruit》,以“水果盲盒”游戏激活课堂,引导孩子们竞猜,语言实践趣味盎然。何三平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课《亡羊补牢》以生活情境激活思维,通过师生对话引导思辨,将寓言哲理转化为成长智慧,实现传统文化创新传承。


以协作为帆,共启未来航程

28日上午,南京鼓楼区实验小学接力登场:张悦老师的语文课《杨氏之子》以“X氏之X”破冰游戏激活文言兴趣,通过“五阶朗读法”结合表情演绎,实现文化浸润与语感共生。章丽丽老师的数学课《认识分米和毫米》以“金箍棒”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测量实践中建构量感,印证“做中学”理念。英语讲座《“双减”背景下儿童生活实践作业的探究》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完成真实情境下的项目任务,培养其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下午的课堂彰显多元活力:灌南县长江路小学的张青老师带来英语阅读课《Drawing in the park》,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爱上英文阅读。接着来自灌南县扬州路实验小学的沈丹丹老师带来《黄继光》一课,学生通过沉浸式朗读重现英雄壮举。灌南县实验小学的封平老师带来同课异构课堂《杨氏之子》,基于核心素养,指向幽默表达以及智慧体现。

以情怀为炬,共守育人初心

灌南县教师发展中心魏明主任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三地课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研生态:灌南本地的实践深耕、南京名师的前沿探索、蒙城课堂的文化浸润,恰似教育百花园中的不同色彩,当我们打破地域界限,让庄子故里的哲思、长江文明的积淀与教育改革的锐意同频共振,便触摸到了“育人无界”的真谛。


皖苏两地,一衣带水,文脉相连。此次的教研联谊,不仅是一次智慧的碰撞,更是一次教育情怀的深情相拥。我们深知:唯有开放包容,方能兼收并蓄;唯有携手同行,方能行稳致远。未来,皖苏两地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在课程改革、教师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结出更多硕果,共同回应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召唤。愿皖苏两地的教育情谊,如长江之水奔涌不息,如黄山钟声悠远绵长!

(李会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