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提升矛盾化解效能
南开区创新综治模式
以“一盘棋”统筹、“一体化”协同
“一站式”服务、“一条心”攻坚的
“四全”驱动模式
打造综治中心样板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有效提升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
推动社会治理迈向新高度
全力为居民营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一盘棋”统筹
构建全层级综治体系
南开区将区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区级层面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区委主要领导调研指导,政法委书记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与推进,区委政法委分管副书记牵头,构建“1+6+4+N”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服务管理矩阵,6家政法单位与4家行业监管部门常驻,相关单位按需轮驻。
街道综治中心深化“三所联动”,联合各方力量打造“一站式”平台。社区作为基层治理末梢,网格员通过日常巡查发现矛盾。2025年2月4日大年初七清晨,家住华苑某社区的郭某被楼下邵某家装修噪声惊醒,沟通时发现邵某拆除了承重墙,双方发生口角并求助调委会。社区网格员发现问题后,上报街道综治中心。调解人员实地走访,邵某称拆除部分不影响承重,郭某则认为危害楼内安全。调解人员依据《民法典》调解,最终邵某承诺修复承重墙,矛盾化解。这一过程正是社区与街道综治中心联动,通过三级研判解决问题的生动体现。
“一体化”协同
优化全链条治理格局
聚焦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职能,整合各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源力量。解纷力量上,坚持专业化,针对物业管理、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等多发易发频发矛盾纠纷,引入品牌调解室、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公益律师团队等专业解纷力量,基层法律服务站用好律师资源,提供矛盾化解专业支撑,推动各类调解工作室科学设置、合作共建。
与此同时,推动法治专业力量下沉基层,南开区法院深化多元解纷机制,法官、法官助理下沉街道社区开展普法讲座,解答法律问题,指导调处矛盾等。保障力量上,坚持多元化,在区综治中心开辟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以及仲裁等多元解纷绿色通道,由相应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做好接待答复,衔接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诉讼等多种途径,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有人办、依法办”。
“一站式”服务
全周期化解矛盾纠纷
广开街某社区就污水外溢矛盾纠纷进行调解
南开区坚持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利用统一的矛盾纠纷全量登记受理系统,完善诉求处理流程,实现分类调解。完善人民、行政、司法调解体系,在区级综治中心设置多个调解功能室,建立调解专家库,推进“三调”融合。严格遵循调解、仲裁、诉讼法定程序,打造“四方仲裁调解室”,实现“访调援诉”闭环管理。
广开街某社区是老旧小区,管道经常发生堵塞。今年初,家住一楼的李女士家污水外溢,与楼上邻居沟通费用时,部分居民不愿承担,进而发生口角,李女士一气之下关闭水阀门,矛盾进而升级。调解员排查发现后上报,考虑到楼里的刘阿姨年近70岁,用水不便,调解员一边安抚刘阿姨,一边联系李女士。随后,调解员联合网格员和社区民警入户,建立微信群通报调解进展,大家共同出资解决疏通费用。李女士提出更换管道,但费用高、施工期长,经调解员逐户沟通,确定先疏通管道保证居民用水,后续再商讨更换事宜,矛盾得以圆满解决。
“一条心”攻坚
全量化管理矛盾纠纷
南开区综治中心调解现场
南开区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量管理”。空间上,区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网格中心等集中办公全力追求“一栋楼聚合,一站式服务,一次性解决”。
通过机制+数据赋能,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由部门的“物理整合”向功能的“化学融合”蝶变。线上线下联动,加强信息研判共享,依托“热线联盟”、网格员排查走访机制等资源平台,整合网格中心社情民意,汇聚全量矛盾纠纷工作数据,强化数据归集、分析研判、分级分类化解,形成“受理-登记-研判-分流-反馈-评价”的处置闭环。
南开区通过“四全”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南开区将持续深化这一创新模式,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居民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让“四全”模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
来源:天津政法、天津政法报
责编:宋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