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近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的公示。宿迁市泗洪县的一位老民警朱修永拟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记者了解到,这位民警今年从警20年,与其他同事不同的,是他常年守着一座湖心小岛,因而被大家称为湖岛上的“平安管家”“万能老朱”。


在烟波浩渺的洪泽湖中央,面积仅1.96平方公里的穆墩岛,曾因地理位置偏远、人口老龄化严重被称为“孤岛”。如今,岛上居民提到“老朱”便竖起大拇指:“有他在,我们安心!”这位被群众信赖的“老朱”,正是泗洪县公安局半城派出所教导员朱修永。

2019年,泗洪县乡镇区划调整,已在基层从警15年的朱修永主动请缨,成为穆墩岛唯一的驻岛民警。彼时岛上近千名村民中,超七成为留守老人,警务室不仅要维护治安,还需承担民政代办、矛盾调解、抢险救灾等职能。一间10平方米的警务室,一张床、两件救生衣,成了他的“家”。

岛上无小事。独居老人家中断电,他化身“电工”;渔民船只故障,他挽袖当“修理工”;村民因蟹塘界限争执,他成了“调解员”……“每户必访、有难必帮”是他的工作准则。村民编的顺口溜道出心声:“穆墩岛上风景好,岛民少老麻烦找,别慌别恼别急躁,万能老朱随叫随到!”


穆墩岛三面环水,防汛是每年“大考”。2020年主汛期,湖堤数次漫水,朱修永带着党员突击队跳入齐腰深的水中打桩固堤。铲土、装沙袋、扛沙袋,他每天往返上百趟,肩头磨出血痕,手脚泡得发白,嗓子喊到嘶哑。连续奋战十几天,搬运沙袋近15万斤,保住了周边4个村居2000余户蟹农的财产。

“水位高一寸,警惕多一分。”如今虽未遇特大汛情,他仍坚持每日巡岛,排查隐患到凌晨。岛上留守老人感慨:“有老朱在,台风暴雨也不怕!”


这几年,随着洪泽湖生态保护推进,退渔禁捕成为重点工作。村民老王叔侄世代捕鱼,对政策抵触强烈。朱修永连续5天登门,发现两人曾是军人、党员,便鼓励他们报考辅警。最终,叔侄通过考试上岗,从“抵触者”变为“守护者”。

这一案例让他意识到:“解决矛盾,光讲政策不够,更要帮群众找出路。”他与村干部摸排需求,引入稻虾共养项目,带动30余户村民转型,既护生态又增收入。禁捕以来,他带队巡查湖区200余次,抓获非法捕捞嫌疑人40余名,放生水产品10余吨。

如今,随着渔民们陆续上岸,再加上岛上的交通也比以前便利了许多。老朱的工作也悄然发生改变——一半时间在岛上,一半时间在所里统筹警务。不久前,他处理的一起聋哑连襟纠纷引发关注。当事人陶某无法言语,调解陷入僵局。他连夜求助聋校教师视频翻译,用手势、文字反复沟通两小时,终使双方和解。次日,他驱车30公里护送陶某一家至车站,用手语告别:“平安回家,好好生活!”


这样的“跨界”服务已成常态。84岁独居老人倪凤英子女常年在外,他连续3年陪老人过年,贴春联、包饺子、视频连线;儿童辍学、水管损坏、船只搁浅……年均解决群众难题超百件。近5年,他参与侦破案件300余起,辖区未发生一起恶性事件,群众满意度达98%。

从警20年,朱修永荣获“江苏省优秀人民警察”“江苏好人”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面对“全国先进工作者”这项新荣誉,他依旧淡然:“守好一座岛、服务一群人,是我的本分。”

如今的穆墩岛,青壮年大多外出谋生,平日仅剩200余名老人儿童。但朱修永仍坚持每日巡岛、走访、出警。同事评价他:“一警多能,把警务室变成了党群连心站。”而他自己常说:“人心稳了,岛就稳了。只要还有一个居民需要,我就要当好这个‘平安管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李小珍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