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笔者看到德庆举办香山中学百年校庆——香园重建项目校友捐赠签约暨动工仪式的新闻,新闻是说在香园重建一座名为“光辉堂”的仿古建筑。在视频中 看到这座会堂的效果图后,笔者有点揪心。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相信很多读者觉得这效果图有一种莫名的不协调感,觉得中间即将重建的仿古建筑光辉堂与 两边厢房是两种不同画风,硬凑在一起显得突兀。这是因为即将重建的光辉堂仿的是典型的北方风格古建筑,建在具有地道岭南建筑的特点的东西两侧厢房中间,当然不协调! 笔者作为业余的地方历史文化爱好者,不反对建仿古建筑,但认为德庆的仿古建筑应该有岭南传统建筑的特点。
新闻视频截图
新闻视频截图
在如今的设计流程中,设计单位为了效率,在设计仿古建筑往往取用“套图设计”模式,即设计单位基于标准化的仿古建筑模板,通过替换参数或者调整局部元素快速生成设计方案。与德庆一江之隔的邻县,近年新建的佛寺就是采用这种高效率套图设计模式,导致所建成的仿古建筑都是典型的京派建筑,没有一点岭南传统建筑特点,更没有丝毫当地历史上佛寺建筑风格,于是“只见寺庙不见文化”!
具有岭南特色的大殿旧貌(图源见水印)
新建大雄宝殿,典型京派建筑(图源见水印)
德庆香园,原为香山古刹,也名香山寺。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乾明寺。北宋熙宁元年(1068),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升为虞部郎中,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此间到过香山寺,写下《香山寺》一诗。
前岁冬曾到,昨年春一临。
人徒今昔想,佛泯去来心。
法乳淙千涧,天花落万林。
阶旁松听法,付尔是知音。
民国十五年(1926),基于迫切的教育需求,德庆县当局决定选定离城不远,环境清幽之香山古刹为校址,捣毁佛像,迁移寺僧,接收七百多亩寺产为筹建基金和办学经费,将僧舍改建的四间教室以及教师学生宿舍各一所,东侧金花神殿改建为图书室,后座观音殿则改为小礼堂,中座东岳殿设为校务处,这便是1926年的德庆香山中学。
1932年6月的长严博球 照片(红框),他改寺为校,促进德庆教育发展。
不知道香园光辉堂的设计单位是否因为德庆香山中学“改寺为校”的历史,随意找一套佛寺仿古建筑的模板套用,还是其他因素,导致设计的仿 古建筑也是北方风格,形成重建的会堂与原有的两边厢房格格不入的效果图。
新闻视频截图
德庆作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两处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将近十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重建古建筑也有经验,二十多年前,德庆学宫重建的东西 两庑,与原有的大成殿和谐统一,看起来很协调。
重建东西两庑与大成殿和谐统一
并没有莫名的不协调感
目前香园重建项目才开始动工,恳请重新设计方案!
香园(图源见水印)
香园旧貌(网图)
附一些 清代、民国岭南建筑旧照片
广州光孝寺祝胜殿 (网图)
飞来寺 (网图)
南华寺 (网图)
开元寺 (网图)
小蓬仙馆后殿 (网图)
蒲涧 寺 (网图)
长寿寺 (网图)
端溪文史创建于2015年9月,立足于发掘德庆人文历史,放眼泛德庆地区(即德庆曾经管辖过的包括今封开、云浮、郁南、罗定、信宜等地)以及肇庆地区乡土史情。你关注我,我致力于追寻历史本源。欢迎读者转发分享。在这里,您可以阅读许多关于德庆乃至肇庆人文历史的文章,希望能让您更加了解德庆(肇庆)历史,帮助您深入研究德庆(肇庆)文化。
其他公众号转载本公众号原创作品需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