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道路改善与新建、
园区产业平台扩容提质、
重大产业项目推进……
四会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5亿元、
推进44个重点项目建设。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
国家持续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作为全国百强县的四会市,
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
布局未来产业三大路径,
搭建起“龙头引领+园区承载+要素集聚”的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路径。
“交通设施项目、园区产业平台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是四会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基础。”四会市发改局局长吴如川表示,2025年,四会市计划完成投资55亿元,推进44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包括交通道路改善与新建,园区产业平台扩容提质以及重大产业项目推进。
吴如川认为,
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
重点项目建设,
是筑好“金巢”应有之义,
有利于推动区域内的产业升级,
吸引高质量产业项目落地。
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企业纷至沓来,
就印证了这一点。
该工业园作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的全省11个园区之一,重点发展高分子合成树脂、涂料、胶黏剂、油墨等精细化工产业。
△精细化工工业园。肇庆发布廖文奕 摄
精细化工工业园负责人杨艳
我们园区基本不愁招商,每天都有企业打电话咨询如何才能落户。
据了解,园内基础设施
达到“七通一平”标准,
智慧化管控平台更是
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的智慧化、
信息化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目前园区在建项目20个,
已投(试)产项目39个,
其中,33家企业为规上企业,
24家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精细化工工业园负责人杨艳
现在主要任务就是促投产、推上规,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图源 四会发布
广东宏昊化工有限公司
落户该工业园已超过10年,
主要生产印染助剂、洗水助剂、
日化原料等精细化工助剂,
目前拥有30多个发明专利和
22个高新技术产品,
并在去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公司负责人
2014年我们就在这里投资建厂,看中的就是工业园便捷的交通和专业的管理,现在工业园不断提质,我们也是受益者。借助园区优势,公司有信心实现进一步发展。
“两新一电”是新兴产业典型代表,
也是四会市着重培育对象。
2024年,四会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 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增速均超10%,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四会市工信局局长黄万兴
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要壮大既有的、发展前景好的产业。
△图源 四会发布
今年年初,四会市制定了
“积极参与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
加快融入肇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工格局”
的工作方针。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四会要推动富仕电子、亚太新材料等
20余家企业深度嵌入小鹏汽车、
比亚迪供应链,
形成涵盖电池材料、
轻量化零部件的配套体系。
△图源 四会发布
围绕瑞庆时代、协鑫集团等
行业龙头企业,
积极引育专精特新配套企业,
重点发展储能电池、
储能系统集成、电池新材料、
电池装备等行业。
△瑞庆时代项目。王振宇 摄
同时,充分发挥富仕电子、
同宇新材料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
消费电子等领域,
着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作为全国金属加工重镇,
四会市规上金属深加工企业达140家,
2024年产值548.5亿元。
如何让传统产业迈出现代化产业步伐,
四会市找到了“技改”这一抓手。
金田铜业通过数字化车间改造,实现铜材加工能耗下降15%;大正铝业建成能源管理系统,铝型材良品率提升至98%;飞南资源年处理10万吨废电路板项目投产,形成“城市矿产”循环利用模式……
△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图源 四会发布
目前,四会已创建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20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
实力连杆等16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称号。
四会市工信局局长黄万兴
2025年,四会将重点打造铜材深加工、铝全产业链两大千亿集群,推动产品向新能源汽车、精密仪器等高端领域升级。
△图源 四会发布
四会市将以“技改”为抓手,
促进金属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推动四会市与高要区、肇庆高新区
共建金属加工转型升级示范地区。
除了已有产业的不断优化,
四会还正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增强当地产业发展活力。
在低空经济领域,
四会市规划建设通用机场及配套产业园,
对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布局无人机、
航空零部件制造。
△图源 四会发布
机器人产业依托清华大学
河北研究院共建智能创新中心,
孵化智能维护机器人等项目。
△四会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图源 四会发布
新材料方面,
政企共建研发平台攻关
高性能合金、仿生智能材料,
南都铝业纳米涂层技术
已应用于航天部件。
2024年引入的
广东建工清洁能源机器人项目,
填补了华南地区光伏运维自动化设备空白。
接下来,四会将秉持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
不断开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局面,
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 源:四会发布 肇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