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老中青校友看望刘道玉老校长,带来一份特别的礼物——易中天教授的题词。

武汉大学坐落于美丽的珞珈山,因此谦卑的刘道玉校长,总是以“永是珞珈一少年”来勉励自己和学生。于是易中天教授以“曾经华夏千雏凤”为上联,致敬刘道玉校长培养大批才俊的伟业。

刘道玉被誉为“当代蔡元培”、“70年来最好的大学校长”。1980年代他担任武大校长期间,披荆斩棘、兼容并包、爱才如命、敢作敢为,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武大因此成为世界名校,培养出杨小凯、易中天、邓晓芒、陈浩武、赵林、雷军等等一大批青年才俊。其中,杨小凯、易中天对刘道玉的恩情铭记最深。



◎杨小凯和易中天的伯乐

生前曾被两次提名诺奖的经济学家杨小凯,若没有遇到刘道玉,早就湮没无闻。

杨小凯18岁因写大字报《Z国向何处去》,被判刑10年,在狱中自学成为经济学家。1980年,他考上社科院研究生却没被录用,眼看一辈子只能做印刷工人。



为了保护杨小凯,刘道玉承担的风险最大。刘道玉将这个“反革命分子”聘为讲师,并帮他解决了平反和户口问题——据说他的“反革命材料一尺多高”。后来杨小凯被推荐去普林斯顿读博士,又因为政审问题被阻。是刘道玉写信到中央,才让杨小凯得以赴美,几年后又设法让他们一家团聚。

1981年易中天在武大毕业,本来必须回新疆,但他是胡国瑞的唯一嫡传。于是胡教授找到刘道玉校长,要求必须让易中天留校。

为了让易中天留校,刘道玉经历的波折最多。他去教育部求了好几次,又动员五个本科生去新疆,才换来易中天留校。所以易中天一生最感激导师和校长。



◎《其命维新:刘道玉口述史》:一位教育斗士的灵魂之书

教育的重要性从来不需多言,它不仅关乎整个国家社会,更关乎每一个个体的灵魂与思想自由。

易中天说:“刘道玉不是一个圣人,他是一个战士。我们肯定刘道玉,其实是肯定改革,怀念刘道玉,其实是呼唤改革。改革是没有任期的。唯其如此,刘道玉才成为了‘永远的校长’。

1988年,刘道玉因改革步伐太大被罢免,却无怨无悔,也多次拒绝做官,只叹壮志未酬。如今,92岁的他笔耕不辍,将毕生心血化为《其命维新:刘道玉口述史》,字里行间满是赤诚与担当。



▲《其命维新:刘道玉口述史》内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