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来自国军阵营的安徽十大名将,看看他们的含金量有多高?每一位都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还是八年抗战时期,抵御侵略者的骨干力量。

(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张治中,他是安徽巢县(现巢湖市)人,是国军二级上将。这个军衔,就相当于解放军的大将头衔。与此同时,张治中还是蒋介石早期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黄埔系的骨干,与陈诚,何应钦,刘峙‌,顾祝同等人并称蒋介石的八大金刚。

在八年抗战时期,张治中参与指挥了淞沪会战,任职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在张华浜,川沙口等地与日军血战。在上海失守后,张治中被蒋介石派到湖南主持工作,后因长沙大火被撤职。

不过,作为蒋介石早期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张治中,老蒋对他还是很器重的。在1939年三月,张治中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主管军事,成为蒋介石的得力助手。



第二位冯玉祥,他出生于河北,祖籍是祖籍安徽巢湖。相信对大家对这位都比较熟悉吧,他是民国时期雄霸一方的大军阀,人称西北王,鼎盛时期,手底下的兵力达到40万,控制整个西北地区,就连当时的蒋介石,对他都很忌惮。但打又打不过,于是与冯玉祥结拜为异姓兄弟,认他为大哥。足以可见,冯玉祥在民国时期的地位,以及影响力。

第三位柏文蔚,他是安徽寿县人。可能大家对此人比较陌生,但他可是国民党元老级别的人物,与中山先生,黄兴,李烈钧并称辛亥革命四杰。特别是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柏文蔚策动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率部起义,占领南京,任第一军军长兼北伐联军总指挥,是当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核心成员,并被授予陆军左将军加大将军衔。



第四位孙立人,他是安徽庐江人。在八年抗日战场上,孙立人将军打出了东方隆美尔的称号,被誉为是国军中的丛林之狐,还是国军五大主力新一军的军长,这支部队在他的领导下,创造军级单位歼敌数量最多纪录。

孙立人将军不仅是一位抗战英雄,抗战名将,同时他还是中国近代史上,从安徽走出来的顶级名将。卓越的军事才干,赢得国共双方的认可,包括美军将领。

第五位卫立煌,他是安徽合肥人,蒋介石的五虎将。在八年抗战时期,卫立煌参与指挥了忻口战役,后任之中国远征军总司令,指挥部队打通滇缅公路,是一位为抗战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抗战英雄,抗战名将。



第六位方先觉,他是安徽省宿州市人。这位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因在八年抗战时期作战勇猛骁勇善战,故此拥有黄埔三期第一猛将的称号。

在八年抗战时期,方先觉参与了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常德战役,以及衡阳保卫战。虽然,在衡阳保卫战中,方先觉选择了投降,但我们要知道,方先觉率领的第10军以孤立无援的病惫之师抗击近6倍于己的日军,双方血战47天。这一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直接促使东条英机下台。

与此同时,衡阳保卫战还是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

第七位徐庭瑶,他是安徽无为人,有着国军装甲兵之父的美称。可能提到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大家都会想到杜聿明。其实,这支部队的缔造者就是徐庭瑶,同时,他还是国军集团中第一个提出组建机械化部队的国军名将。

第八位戴安澜,他是安徽省无为人,还是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蒋介石的得意门生,被誉为是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抗战英雄。



第九位王仲廉,他是安徽萧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是汤恩伯麾下的第一悍将。在八年抗战时期,率领部队参与了南口战役,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豫湘桂等会战,是国军集团中,参加大型会战次数最多的一位抗战名将。

第十位蔡炳炎,他是安徽合肥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在八年抗战时期,蔡炳炎参与了淞沪会战,率领部队在罗店设防,与侵略者日寇展开了激烈厮杀。但不幸的是,在这场战役中,蔡炳炎以身殉国,时年35岁。

这十位来自国军阵营的安徽名将,无论是辛亥元老柏文蔚,还是抗战英雄张治中,孙立人,卫立煌等人,他们都为抗战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