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突发心梗,抢救无效在上海病逝,享年58岁。噩耗传来,举国陷入悲痛之中,人们怀着沉痛心情纪念这位骁勇善战,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不过原本准备如期举行的追悼会,却因为一个人的缺席被迫推迟,直到3月25日那天才举行,这是什么原因?



陈赓将军追悼会

戎马一生,积劳成疾

陈赓是我军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军事将领。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陈赓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蒋介石对他的才华非常欣赏。1925年,蒋介石率领以黄埔学生为主力的部队东征,一度遭遇重大失败。蒋介石羞愧难当,意欲拔枪自尽。关键时刻,陈赓一把夺过手枪,一口气背着蒋介石跑了十几里山路才化险为夷。后来陈赓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蒋介石企图把他拉入国军阵营,被陈赓严词拒绝。蒋介石感恩救命之恩,故意让警卫放松警惕,让地下党和宋庆龄把陈赓救了出去。

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陈赓已经成长为响当当的名将,担任386旅旅长,打出多次提振士气的大捷。解放战争时期,陈赓先后担任纵队司令和兵团司令,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陈赓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抗美援朝、援助越南、筹建军事学院,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陈赓

陈赓将军为国家殚精竭虑,身体却悄悄亮起了红灯。一次陈赓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地板上,经过一番抢救才从死亡线拉了回来,有了这一次的教训,彭德怀元帅立即向中央军委请示,让陈赓退居二线,留在医院休养。然而不幸的是,1961年,陈赓再次病倒,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陈赓病逝,周总理要求等一等

陈赓病逝后,周总理身在广州,得知消息后他陷入了沉默。悲伤的情绪逐渐平复后,他给北京打了一个电话,希望追悼会能等他回去再开。

周总理与陈赓有很深的交情,他们相识与黄埔军校,大革命失败后,组织成立中央特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隐蔽斗争,周总理是领导人,陈赓是得力干将。长征路上,陈赓还救下周总理一命。



红军时期的周恩来

1935年8月,中央红军到达毛儿盖时,周总理发了高烧,面部蜡黄、昏迷不醒,确诊为阿米巴肝脓疡。这种病需要立即排脓,可当时的环境没有药,更不可能进行手术,大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陈赓站了出来,说他在中央特科工作时开过医院,也算半个医生。

陈赓让战士到60里外的雪原取雪,用油布袋子装了几袋雪回来。此时雪已经化了一半,陈赓让战士把雪水放在周总理的额头和肝部,给总理紧急降温,六七个小时之后,总理终于悠悠醒了过来。



陈赓

周总理虽然清醒,但五六天不能吃饭,身体非常虚弱,连走路都很困难,更别说走出茫茫草地。毛主席非常着急。嘱咐萧劲光:就是抬,也要将周副主席抬出草地。萧劲光命令战士把抬不走的迫击炮埋掉,腾出手的战士组成担架队抬着周总理前进。陈赓自告奋勇担任担架队队长,用他受过重伤的双腿把周总理抬出了草地。这份救命恩情,周总理始终铭记于心。红军会师后张国焘企图除掉陈赓,周总理从中斡旋,保下陈赓一命。

陈赓去世时,周总理正在广州开会,得知消息后悲从中来,黯然神伤。他立即给北京打电话:“追悼会等我回去再开。”



陈赓将军

1961年3月17日,陈赓将军的骨灰运抵北京,陈毅元帅亲自到机场迎接。在25日举行的追悼会上,周总理、陈毅、徐向前、聂荣臻等多位领导人出席,寄托对这位传奇将军的哀思。追悼会结束后,周总理亲自在骨灰盒上写下“陈赓同志之骨灰”七个大字,一旁的陈赓夫人傅涯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将骨灰护送到八宝山安葬。

最先知道陈赓去世消息的是粟裕大将,他悲痛过度,竟摊在地上不能行动了。

陈赓的去世对李克农的影响也很大,两人曾一起在中央特科共事,配合默契。李克农喜欢喝酒,一次他约几位老友喝酒,刚端起酒杯突然往地上一摔:“陈赓走了,酒也没有味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