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山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低空经济:完善深中低空飞行航线布局;探索构建空中交通网,完成低空航线及起降点规划编制,推动一批起降点建设;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推进板芙无人机智能生产基地、坦洲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培育智慧物流、空中交通、文体旅游、城市治理等应用场景……
如何推动推进中山低空经济发展,助力低空经济蓝图变为现实?有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飞行监管的地方立法,健全低空经济飞行管理制度体系;通过盘活闲置用地等措施促进中山市无人机物流发展。
开通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无人机配送航线
低空经济产业是国家和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中山加快发展低空经济产业。2024年7月1日,中山出台《中山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为中山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绘制蓝图。
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山初步形成协同融合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成为中山未来经济重要增长极:将打造1个飞行试验基地以及若干个适应低空飞行航空器航线需要的起降点,打造30个无人机机库;围绕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城市管理、工业应用、观光娱乐等打造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力争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300家以上,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2024年以来,中山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产业培育方面,中山积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规模壮大。2024年2月,板芙镇国际无人机(大湾区)智能生产基地项目拿地即动工,同年5月,该项目与多家深圳无人机上下游企业签约。
4月23日下午,中山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正式揭牌成立,深中两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签约成立深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
9月1日,大湾区低空经济展销中心(一期)暨福昆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生产项目在坦洲镇推杆启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福昆eVTOL无人机展览及组装试飞的重要基地。
10 月 1 日,阜沙镇举行低空经济产业项目签约和基地揭牌仪式,引入澳大利亚Airborne航空器、工业重载无人机等7个优质产业项目,揭牌成立5个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场景基地。12月14日,阜沙低空经济产业园正式揭牌,5个低空经济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涵盖中大型无人机研发制造、航空发动机研发测试等领域。
而在具体应用场景方面,中山也有一定的开拓。2024年4月12日,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在深圳与中山之间正式启用,该航线深圳航站点在南山区,中山航站点在小榄镇,航程71.7公里,飞行时间45分钟。
2024年4月12日,从深圳蛇口赤湾港起飞的无人机抵达中山,经短暂休息后,无人机再次起飞返回深圳蛇口。当日,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启动仪式在中山市小榄镇宏昌物流园举行,深圳⇌中山航线实现首飞。
6月,国内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在深圳北站首航,并在深圳与中山之间开设飞行线路。
今年1月7日,中山首个商圈无人机配送点——坦洲镇合胜百货配送点成功完成首次无人机配送试飞:运载着重15公斤的两箱饮料,一架货运无人机飞跃5.3公里,从离地150米的空中缓缓下降,平稳停在位于中山市坦洲镇合胜百货商圈的一处起降点,随后又装运了几杯咖啡返回试飞起点。
中山低空经济产业仍存在很大的空白
不过,中山距离将低空经济发展蓝图变为现实仍有一段距离。中山市政协委员、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广东保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旗指出,中山低空经济产业仍存在很大的空白。“低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赛道,新就意味着它在很多方面都是几近空白的。”王旗表示,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深圳等先进地市,低空经济的准入、运营、基础设施建设、航线设计、出入境管理、违法处罚等均存在大量新问题。
王旗提出,目前中山市在低空经济法治监管方面主要存在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监管部门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安全监管存在挑战以及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四个方面的问题。“例如监管部门的职责如何划分,低空经济活动中安全事故责任如何认定,对不按规定高度、路线飞行的违规操作如何监管等等。”王旗表示,这些都是中山仍需进一步探索的。
“中山市仅有少量无人机停机坪,且多为临时场地,难以满足常态化物流需求。”中山市政协委员杨灵芝则表示,目前中山市无人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坦洲镇开展了无人机配送业务,但是目前只有6个无人机停机坪,覆盖范围有限,影响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政协委员建议健全低空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今年中山两会期间,王旗提交了《关于推进中山低空经济“产业链+法律”法治保障体系的建议》,杨灵芝提交了《关于通过盘活闲置用地等措施促进我市无人机物流发展的建议》。
中山市政协委员、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广东保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旗。
针对中山在低空经济法治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王旗提出,要健全低空经济飞行管理制度体系,强化飞行安全监管。她建议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飞行监管的地方立法,明确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各政府部门职能,聚焦空域管控、飞行规范、基础建设、安全监督,为低空飞行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王旗建议组建“产业链+法律”专家咨询库,由政府法律顾问、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人员等组成低空经济专家咨询库,对低空空域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飞行活动的有效监管等重点领域的政策法规、标准进行合规审核,助力构建兼具普适性、前瞻性、符合产业特点的统一标准体系。
此外,王旗还建议设立“产业链+法律”法律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导;依托现有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增设市级低空经济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规范数据管理,明确低空飞行器采集的数据的归属和使用规则,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中山市政协委员杨灵芝。
杨灵芝提出,由中山市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对全市范围内的政府闲置用地进行普查,优先筛选交通便利、空域条件良好的地块纳入无人机停机坪建设规划;探讨土地分类利用方案,比如利用公共建筑屋顶、市政退让用地、公园绿地、交通枢纽预留空间等;简化用地审批流程,参考《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将无人机停机坪纳入“新型基础设施”范畴,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允许“备案制”替代传统用地审批。
采写:南都记者刘继贤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南方都市报中山新闻部两会报道组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