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会飞的家伙,它以后天天给我们送饭?”
昨天中午11点,桐庐县横村镇凤联村宋家自然村,随着“唰唰唰”的螺旋桨声由远及近,一架无人机稳稳地降落在村前空地上。
在村民们的共同注视下,村干部宋永忠从无人机下方盒子里取出两个印有“圆通速递”的保温袋,里面装的是村里22位老人的热气腾腾的中饭。
这是横村镇与圆通速递联合启动的无人机助老送餐服务。经过前期规划并审批,当天起开始为凤联村5个自然村的168名山区老人提供餐食配送。
凤联村地处海拔700多米的山区,5个自然村更是分散在辖区各个山坳,距离建在村中心“共富工坊”里的老年食堂,最近的宋家自然村离食堂有5公里山路,最远的陈家山自然村更有10公里,走路一个小时也不够。
“山路崎岖路程也远,很多老人不愿意来老年食堂吃饭,尤其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都是村干部每天翻山送的,不光耗费人力,老人拿到手的饭也已经凉了。”横村镇人大副主席周晨来说。
这次和圆通速递合作开展无人机送餐服务试点,是科技赋能乡村养老的一次重要尝试。“我们在老年食堂和5个自然村分别设置起降点,再由自然村配送站的村干部配合完成‘最后一公里’入户配送,形成‘空中+地面’接力服务。”周晨来说,无人机送餐服务费用均圆通速递承担,老人们只需支付相应的餐食费用就可(60岁以上5元,70岁以上3元,80岁以上2元,90岁以上1元)。
无人机配送有多便捷?以宋家自然村为例,原本开车要15分钟、电瓶车要30分钟的车程,现在仅4分钟就飞到。
“老年食堂工作人员每天按预约吃饭人数装好盒饭,放入最大承重40公斤的运载无人机,一键起飞,无人机就能按设定路线和速度,在中午11点半前完成所有配送任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据介绍,无人机送餐服务后,横村镇还将继续深化与圆通速递的合作,探索送快递、喷农药、运农产品等更多科技赋能乡村新模式。
记者 宣涛
桐庐微融圈 蔡美兰 陈李康 摄影 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