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着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风俗,虽然南北差异导致时常有“过年到底吃不吃饺子”之类的争议问题。
但还是有一些习俗是能够达成全国共识的,例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等。
我这里地处广府地区,近年有一个相关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就是三月三的应节食品到底是什么?
明明记得从小到大,我们附近的乡镇和市区的人,在农历三月三日都是吃一种植物土名为“鸡屎藤”做成的糍。
鸡屎藤饼:
但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里有些商家和自媒体大肆宣扬三月三吃艾糍。
让人奇怪的是,本地有不少人不明所以,只会跟风,三月三也开始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艾糍艾饼来应节,并声称艾糍是我们家乡本地的味道。
虽然现在很盛行吃艾糍,但本人向长辈多方求证和走访当地农贸市场发现,本地传统应节食品为“鸡屎藤”饼无疑。
艾糍:
至于三月三吃艾糍应节是哪里的风俗,我也没兴趣去考究了,虽然知道广东有很多地方是三月吃艾饼的,但反正不是我们这里的,估计本地的商家是为了做外地人生意而炒作出来的。
鸡屎藤饼蒸熟前与蒸熟后颜色对比:
可悲的是,有的年轻家长受自媒体影响,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我们这里“三月三吃鸡屎藤饼”的传统习俗,硬生生的改成了吃艾糍,甚至还把这种所谓“新事物新观点”灌输给小孩子们。
农历三月三,本地的美女小义工们,在家长带领下正在学习做艾糍:
以前我家的果园和田里自己长出大量的艾草,从来没有人来采摘,也没听说过这个能吃的,但是现在村里哪个角落里出现一棵艾,都会被人连根拔起挖走,可见外地文化入侵的势头有多迅猛。
真的让人感叹,看来某些广东民俗在我们这里,开始日渐式微了!
并且大势所趋,很快就像粤语一样,要失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