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月1日,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山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十五年实践白皮书(2010-2024)》。《白皮书》对中山两级法院十五年家事审判改革进行了全面详实的归纳总结,内容包括家事审判改革大事记、中山两级法院家事案件基本态势及特点、十五年家事审判改革历程、家事审判改革成效、下一步工作设想、结语等6个部分,同时发布了家事审判创新机制运用10大典型案例。



《白皮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扎根数据,全面梳理

《白皮书》梳理近10年中山两级法院审结的家事纠纷案件数据,总结案件特点,分析家事纠纷案件呈现的特点及发展态势。《白皮书》显示,中山两级法院近10年受理的家事纠纷案件数量总体平稳且呈下降态势,2024年首次降至2000件以下。在家事纠纷中,离婚及其衍生的纠纷占大部分比例,达81%以上。近3年来,中山法院家事审判结案率逐年提升,存案量下降明显。在纠纷化解方式方面,中山两级三家法院家事案件调撤率呈持续上升态势,2024年总体调撤率为63.53%。

●透过案件,分析问题

本次发布的《白皮书》,以中山第一法院管辖区域内的家事纠纷案件为样本进行深入剖析。在离婚纠纷方面,女性提起诉讼离婚比例持续居高,第一次起诉离婚占绝大多数,调解和好率呈下降趋势,30-40岁年龄段比例最高,离婚原因多样,较多涉及未成年人,夫妻共同财产多样分割困难。在协议离婚衍生的家事诉讼方面,因离婚协议不明确不具体,比较容易产生抚养纠纷、离婚后财产纠纷、“假离婚”纠纷。在继承纠纷方面,存在继承人之间矛盾激化调解率偏低、继承人身份信息查明难且难以送达等问题。



●回首历程,展示成效

自启动家事审判改革以来,中山法院不断健全家事审判机构和队伍,加强家事审判功能区硬件建设,创新被告信息申报、庭前强制调解、诉讼离婚冷静期、婚姻修复指导、离婚财产申报、亲子关系评估、子女抚养规划、量身定制探望方案、“八项规则”关爱提示、诉中试行抚养探望等10大机制,创立“离前一课”、“父母课堂”特色品牌,深入推进前端治理、多元解纷,取得扎实成效。中山法院家事审判改革成效获得社会各界认可,一系列创新制度被吸纳入《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广东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程序指引》,涌现出牛庆利、钟劲松、黄燕芳等一批家事审判先进个人,先后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法院调解专家等荣誉称号。

●发布案例,规则示范

为有效发挥司法裁判的示范、导向、指引作用,《白皮书》在深入分析家事纠纷案件规律、系统总结审判经验、充分提炼裁判规则的基础上,发布10件家事审判创新机制运用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婚姻修复指导、离婚财产申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指导、“父母课堂”、反家庭暴力与人身安全保护令、多元联动解纷等方面,充分贯彻落实《民法典》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法宗旨,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营造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妇女和老年人的良好氛围,用法治力量引导社会崇德尚法向善。

中山市中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程建峰表示,中山法院将进一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坚持政治引领、自觉服务大局,立足主责主业、公正高效司法,凝聚联动合力、促建共治格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履职水平,强化法治宣传、弘扬文明新风等5个方面新目标,提出新对策、付出新干劲、取得新成效,不断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中山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王念 朱静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